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2期   作者:李惠姬
[导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把握,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有效发展。因此,在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汉字的书写特点等,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来强化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李惠姬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三坡小学  5433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把握,还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有效发展。因此,在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充分把握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汉字的书写特点等,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来强化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有效建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93-01

        引言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现实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汉字识记的技巧,主动分析汉字的基本构成部分。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以识字教学为基础。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集中难持久,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在引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教师的识字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对此,语文教师需要以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为依据,着眼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制定与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年龄相符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产生汉字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主动学习相关文字,提高个人的识字学习质量及效率。
        一、指导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认识汉字,汉字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主体,不仅需要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还需要教师在一旁强化学习指导,避免由于识记困难而打消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来看,在基础教学中,教师在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一些识记较为困难的汉字进行针对化的指导,通过图形教学、归类认识以及综合比较等多种方式来强化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小学生的比较能力。例如:在学习“清”和“请”这两个汉字时,很多小学生会产生混淆,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组词比较和含义比较来正确认识,通过“清澈”和“请问”两个词语来阐明两个汉字的基本含义,帮助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区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识字效率。
        二、在谜语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谜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谜语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意识,在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谜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直接或者有趣幽默的谜语,学生们在看到谜底的一瞬间,会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由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进行“火”这个汉字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个比较简单的谜语,比如:小时一点点,大时冒浓烟,能过万千树,不能过水源。当这个谜语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花、空气等,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进行猜测和思考,当大家的思路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向他们揭示谜底,并且帮助他们分析这个谜语,引导他们发现语言的魅力。“火”小的时候是小火苗,大火就会冒出很多的浓烟,火可以把整片森林烧掉,但是遇到水之后,火就被熄灭了。学生听了教师的讲解之后就会恍然大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造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汉字和生活实际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他们认识到汉字的魅力。
        三、加强日常生活引导
        语文识字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最为紧密的板块,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呈现。同时生活中的知识是源源不绝的,如果能够以学生的生活认识为依据帮助学生记忆文字,那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我国汉字博大精深,千变万化,记忆难度偏高。但是大部分的汉字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文字,就可以让学生实现巧妙记忆和自主关联。比如学生除了在学校的文化墙中接触新的汉字之外,还可以在社会大家庭中了解不同的汉字。学生在观看电视以及与父母逛街时可以看到广告牌、站牌以及商店中的商品广告,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识字机会,对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明显的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记忆这些文字,通过简单意义和内容的分析来养成良好的积累行为习惯。长期积累下去,学生的收获将会非常显著。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与家长取得联系,鼓励家长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让学生观看这些电视节目并分析字幕,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学习文字,了解语言文字的应用场景。语言文字的记忆离不开语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语言应用场景,通过写周记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良好的书写行为习惯,真正实现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全方位融合。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识字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当学生愿意去学习汉字,主动去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开展得顺利。
参考文献
[1]杨学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初探[N].贵州民族报,2020-12-29 (A03).
[2]汪忠良.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路径优化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20(76):56-57.
[3]刘生莲.构建小学低年级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J].新课程(上),2019(0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