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实践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李东辉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同时也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说:“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在现实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习数学的历史,因为数学史就是一部数学的文化史。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可以从数学的发展史中学到前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文化功能。

李东辉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初级中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同时也具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微分几何的奠基人陈省身说:“了解历史的变化是了解这门科学的一个步骤”。在现实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而且要学习数学的历史,因为数学史就是一部数学的文化史。因此,在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可以从数学的发展史中学到前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12-01

        数学文化是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贯穿于数学发展的始终,并随着数学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我们都能体会到数学文化,它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生活方式等,对于数学学科发展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作用
        数学文化与数学从本质上是同源的,数学教学是带有一定数学文化的教学活动,对于推动数学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 曾明确规定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让学生基本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正确理解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接受数学理论知识,而将理论体系片面性的系统化,虽然便于接受,但由于缺少了猜想、论证、检验以及完善这一步步的发展过程,学生很难正确理解数学中的一些专有概念,从而影响了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我们现在对数学文化的学习便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借助对数学文化资源的挖掘,给学生们讲授一些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的时候重新对数学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促进其数学观的形成。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包括最后的应用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它是有次序、有规律、有方法的,牵涉了太多的生活经验。而就像圆周率的发现与完善,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正确认识到其与圆的特殊关系、解析方法和快速求解过程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数学概念,还可以共享以前那些专家学者的推论过程,学习他们的经验,增强自身解题能力。
        二、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1.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数学家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意志;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都将极大地鼓舞学生。2.查找数学符号来源,体会科学发明过程。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3.探访历史数学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在数学活动课上,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这些历史数学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学生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将会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二)趣味教学,注重教学体验
        首先,挖掘教材中学习内容本身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兴趣;其次,是课堂教学内容、形式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是教学活动过程的游戏化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内容和学习形式的有机组合,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技能的形成,达到数学思维的启迪和数学思想的渗透目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教学方式,积极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优化传统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不同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达到有目的性的探究活动。
        (三)在生活实际中渗透数学文化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在其中引入一系列生活化问题。提升初中生学习相应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借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顺利开展。不仅如此,在初中数学知识教学时引入一系列生活实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学文化渗透的目的,减少初中数学教学时出现问题的可能,以保证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效果得以彰显。比如在学习《圆的有关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下水道井盖和电风扇外罩等物体。要求学生结合数学文化分析这些物体为什么是圆形的。学生在分析相应物体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圆形知识点,并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处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确保初中生更好地融入数学教学氛围当中,减少初中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时遇到的问题,借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满足我国教育行业发展需求。而且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结合生活素材改善原有数学教学模式,并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且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将初中数学教学与现实知识点连接到一起,彰显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实质内涵,确保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全部要求。
        (四)提升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
        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素养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对教师的知识范围和教学能力水平要求也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和更高的文化造诣。在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对国内外数学经典以及期刊论文等方面汲取数学文化素养,通过长期的积累,使教师成为一个具有更大学识魅力的人。同时,在数学文化的汲取中教师还需要注重与时俱进,将数学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开展数学文化实践调查,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怀。
        结语:
        总而言之,把数学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切实的感受数学文化,了解到数学知识创作过程中的艰辛,让学生学习到数学家身上的良好品质,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杨剑.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总复习方法[J].中学数学,2021(04):41-42.
[2]邱水雄.农村初中生函数入门知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2021(0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