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及路径 周海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周海燕
[导读] 小学教学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和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更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这样的和谐关系构建更有利于班主任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帮助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及路径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周海燕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下埠小学  535415
【摘要】小学教学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和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更加和谐、友善的班级氛围。这样的和谐关系构建更有利于班主任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帮助学生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构建与学生和谐关系及路径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构建和谐关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44-01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质量愈发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更是成了教育学者的重点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班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教学工作,还包括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管理工作。班级欲想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加强教学工作以外,提高管理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简而言之,班级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是班级和谐建设的核心内容,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一、概念解读及理论基础
        首先“和谐”作为一种协调关系具备一定的整体性,在教育领域中这种整体性即指学校,又指班级,如果将一个班级作为一个整体,那么班主任与小学生则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基本成员,所以和谐师生关系指的是班主任与小学生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从哲学层面上分析,和谐师生关系强调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宜相生、相辅相成;从心理学层面上分析,和谐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健康行为和心理上的满足,所表现出的状态是美好的、积极的、愉悦的。现代教育领域上对和谐师生关系的界定,侧重于平等、民主、尊重、关爱四个方面,指班主任在四项原则基础上与学生之间共同优化班级氛围,由此升华师生关系,同时为“全面发展人”的培养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进一步分析,教育价值论认为完美发展的师生关系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当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体现形式,如果单纯的从人际交往的角度上看,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也可以作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体现。最后从教育领域的角度上看,“师导生本”关系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师导生本”强调班主任引导,强调以生为本教育理论的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小学班主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2.1营造班级和谐氛围
        班级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班级的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是检测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工作,改善班级教学卫生环境。


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小学班主任思想认识,让学生接受熏陶的有效途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树立教师“服务”意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正确理想信念,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教学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2.2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教导自己的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要先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出现阴影。老师的工作不仅是给学生带来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所以老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尊重他们,对学生有深刻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好的性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佩服自己的老师,才能为日后两者之间和平相处创造条件。老师在平常要多多表扬学生身上的优点,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有人关心和爱护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学生在老师上课时也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老师讲的知识通俗易懂,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觉得学习并不是很难,就会更愿意去学习。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互帮互助,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3认可与尊重学生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明确小学生无论接受怎样的教育、经历怎样的生活事件,都无法在小学期间从认知水平、经验能力等方面超越自己,所以班主任应给予小学生一定的认可,围绕小学生、善于做对比。通过对比小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差异给予小学生鼓励与认可,当小学生遇到困难与失败时给予其尊重,引导小学生以平稳的心境面对困难。自尊是小学生向上的动力、是小学生精神的支柱,所以班主任还应在处理小学生失败和小过错的环节中给予一定的宽容。例如在班级大扫除之后,班主任表扬班级学生的劳动成果,并借助此机会向在班级中公开鼓励和赞扬“内向”、“胆怯”、“不自信”的小学生,使其更喜欢参与集体活动。
        2.4注重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德育品质的影响
        在校园中,让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对学生产生熏陶,班级文化在对小学生的熏陶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个班级都要营造一个好的氛围。比如,班级里可以张贴一些与学习知识有关的海报,或者在班级墙上贴一些励志标语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当然,班级里也可以设置一个图书角,让小学生多读书,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他们的情操得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为学生打基础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班主任需要更加注重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这种和谐关系的构建也能够让班主任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建立更好的班级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明辉.关于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12):213.
[2]史斌.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华少年,2019(04):199.
[3]何方.探究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对策[J].读写算,2018(1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