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杨瑛
[导读] 数学知识普遍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这就证明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向生活化转变,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当今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一些关于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杨瑛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
【摘要】数学知识普遍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这就证明了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发现数学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向生活化转变,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当今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一些关于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36-01

        在整个的数学教学中,初中教学处于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重要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的数学知识逐渐由具体化转为抽象化,数学概念也越来越多,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生的阅历和思维虽然比小学生要高不少,然而,他们在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时,学习起来也没有那么得心应手。而在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之中,生活化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将生活化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从本质上看,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在于最终的运用,从而为生活提供便利。从这一点上而言,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基于数学学科本质而言的,是从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出发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大部分的初中学生来说,其不喜欢数学学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数学的抽象思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遭遇较多的困难和挫折,进而产生畏难心理,甚至逃避数学的学习。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一方面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与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建立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也适当降低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为课堂教学增强了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对数学知识和数学课堂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数学学科的产生、发展都源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学习数学的意义,归根结底还在于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将教学与运用相互融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体会其实际的应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这两个方面综合来看,生活化教学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意义重大,需要教师重点关注并研究具体的应用途径。
        二、初中数学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2.1生活化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可谓是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教学目标设计的水平高低会对之后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


目前新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教学目标设计主要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教师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三个维度的要求。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所熟悉的内容来展开教学,这可以使教学目标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2积累生活化素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对于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引导学生思维,针对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生活素材。初中数学知识的抽象化严重阻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化素材,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巧妙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消除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陌生感。
        2.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并不是看学生记住了多少概念、公式与定理,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真正地为生活服务。从数学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书本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这正是生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的提升,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要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实践性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内化与情感的升华,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实现手段多元化
        生活化教学是数学的教学方向与重要教学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它与其他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不要盲目地排斥其他教学手段,而是要实现生活化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完美结合,穿插运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以往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上极为被动,这样的课堂形式不仅枯燥,而且教学实效性不高。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师应当重视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依旧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乔光荣.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5):90.
[2]欧阳加亮.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85.
[3]梁凤梅.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积极运用与合理引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