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林增耀
[导读] 智慧课堂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任务,因积极着手创建智慧课堂,从教学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两方面入手,将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完美结合起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启迪和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激发,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林增耀   福建省龙岩市长订县宣成中心学校 366313
【摘要】智慧课堂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堂,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任务,因积极着手创建智慧课堂,从教学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两方面入手,将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完美结合起来,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启迪和点燃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激发,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创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71-0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好比是被设定好了程序,每堂课都按部就班地跟着既定步骤进行,课堂教学显得十分机械、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激发,教学的艺术性也难以体现。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不仅体现于课堂的动态生成,而且体现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只有闪现着“智慧”光芒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益的课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创建智慧课堂,让学生的创造性在课堂上得到最大体现,让数学课堂充满着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与再现,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切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利用微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新课改提出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然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下,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实现找到了突破口。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制定不同内容的教学视频,充分备课,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更有层次感的教学内容,提供更有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从基础抓起,并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习更深层次的教学视频。在进行课堂练习时也可以通过阶梯式的练习题目来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既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又能够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帮助学生逐渐获得学习成绩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借助微课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课前,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学情制作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教学视频,以及课堂练习视频。在课堂讨论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图形运动的各种规律,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层次分明,学生被逐层深入的问题和内容引领着逐渐由浅入深,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他们的学习创造性得到了发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后,我通过出示不同程度的练习题目来进行知识检测与巩固,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十分鲜明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贪玩、自控力差等等。平直寡淡的教学是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他们在课堂上很难一直沉浸在教师的讲课当中,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有趣时,才能主动投入到自主探究中去,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明显改善。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一味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去讲授新知,而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从而不由自主地跟随着教师的步伐开始学习,主动探究。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课上,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王国”话题来引入“角”这一新朋友:“在数学王国中生活着很多奇形怪状的图形,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宝宝,今天,我们要迎来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角”宝宝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了解它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这样的故事导入十分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接受心理,学生不自觉地都被吸引到了故事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角”的概念和特征,并提出了数学问题,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
        三、深入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为生活服务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然而,在传统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这一意识并不清晰,即使在生活中用到数学知识,学生也大多处于无意识状态,并没能很好地将数学书本知识相联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意识,积极为学生提供大量生活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并从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最终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后,我让学生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调查作业”。我让学生跟着父母去超市,将买到的东西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等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再根据这些生活实例来编写应用题,并计算出结果。此外,我还引导学生注意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逐渐养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和认识生活的好习惯。这样的生活实践作业,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课堂学到的知识,而且还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挖掘学生的思维亮点,启迪学生的智慧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魅力,从而促使小学数学智慧课堂得以成功构建,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12).
[2]陈国中.智慧课堂教学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小学数学教育,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