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魅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许立平
[导读] 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虽然不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课,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小学作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而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否得到信息技术的启蒙,直接关系到今后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基于此,本

许立平    义乌市青口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虽然不是学生所要学习的主课,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当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小学作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接受新事物较快,而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否得到信息技术的启蒙,直接关系到今后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学习。基于此,本文章对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魅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探讨,以供同行相互学习交流。
【关键词】学科特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62-01

        引言
        信息技术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将现代化的资源带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接触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在为学生讲述本学科的基本内容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而是要积极地借鉴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方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特色。在实际为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时,教师要将现代教育技术贯穿在课前、课中等阶段,促进现代化优质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客思维能够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开展多方面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要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例如,当在教学《灵活的超链接》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首先自己制作一个幻灯片,并且让学生们来看看教师的幻灯片制作是什么样的。教师还可以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插入一些视频或者音频,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习更自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然后进行及时的鼓励、肯定。比如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不仅思维活跃,而且上机操作时的准确率极高,教师这时就可以用“你的想法真有创意。”“做得蛮不错的,加油!”进行鼓励。在看到有些学生的作品完成得很棒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将学生的作品放在上面,让其他学生进行观赏。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有效的增强。而针对一些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上机操作频频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评价:“相信你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加油。”“你的理论知识都掌握的那么好了,上机操作对你而言应该也不成问题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评价语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也可以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使用微课讲解,丰富学生的预习形式
        以小学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美文章”一课的预习为例,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后,应当为学生提供微课,丰富学生预习的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先解读教材上的内容,指出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等是需要学生自主预习的知识。之后,将这一知识置于微课之中,并采用画外音的形式进行解说。在对微课中的知识进行安排时,教师要参考课堂教学的顺序,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能够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浏览了微课后,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如何进行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这样在课堂上正式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因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能够更为快速地掌握本节课的要点,从而提高学习插入艺术字和图片的方法。
        四、设计趣味游戏,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
        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程度较高,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可以设计成趣味游戏,尤其在课堂导入环节,游戏活动将会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将教材中静止的图画元素拆解出来,引导学生用计算机进行演绎,并且设计成趣味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此时,每个学生都激情高涨,尽情扮演不同的游戏角色,在课堂中感受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也能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实操能力。
        五、通过学科平台,培养学生的知识共享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知识方面的共享,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的探索与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科学习平台进行知识共享,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以及想法借助网络传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会如何创新,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当教学《初识演示文稿》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这个软件来制作一张自己喜欢的幻灯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幻灯片制作。有不少学生,制作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人物,还有些学生制作了自己喜欢的图书PPT等,有不少创意很好的,都可以分享到平台上,让其他同学看到。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能够通过分享彼此的作品,让学生带着欣赏的角度来进行探讨,这样可以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让学生通过观看别人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新与修改,最终实现创意共享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现代化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突出特点。一线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始终充满现代气息的学习方式中逐步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认可信息技术的价值,从而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余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79.
[2]王俞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89.
[3]汤雄.彰显教育本色建构优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求知导刊,2020(5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