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杨袆玲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中,数学是与思维养成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就好比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养成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用逻辑思维习惯快速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杨袆玲   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大明小学  714105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中,数学是与思维养成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科。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这就好比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养成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用逻辑思维习惯快速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85-01

        引言
        新时期,人们越发意识到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提升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灌输式”“讲读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得教学形式变得单一与乏味,从而无情地浇灭了小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原本抱有的激情。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一线教师,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培养数形结合思想和直观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让更多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将它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形象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形象思维就是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同时,可以对该类型问题有更形象的分析和解决思路,通过归纳总结达到对知识更深度地理解。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通过形象思维,可以更快地掌握和理解新知识,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分析,强调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关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面和方法比较单一,而面对比较难的题目就不会计算。所以重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补充传统教学的漏洞,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全面的提高,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
        小学数学问题大多数都是围绕数量关系和图形结合的方式,所以不同种类的图形可以和所有数量关系形成多样的问题,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让他们在图形中感受数学运算的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简单作图的形式来解决,把题目中的条件和图片进行结合,有利于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理解。数形结合的方式能通过数字和图片进行优势互补,让学生在正确的图片中理解难题,使数学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二)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表象
        在数学教学中,直观教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增强学生对不同知识点产生不同理解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物和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语言行为中形成感知觉的表象,从而深刻地感知知识点。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首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定期梳理知识脉络,夯实思维能力培养基础
        解答数学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脑子”里要有知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本身就非常多,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学习的自主性还不是很强,他们需要在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下,定期梳理知识脉络。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自行总结和梳理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围绕能力薄弱段的知识来布置作业,通过沟通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思维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类比思想,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类比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比较,得出总结的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许多问题和答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好的方法让题目简单化。在教学中重视对类比思想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多种难题进行解决。教师要注重对典型例题的讲解,通过对同类型题目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总结,在练习中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同时也需要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出现的方法和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五)设置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各种数学题型中,最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就是应用题。应用题解答需要学生拥有清晰的思维能力,快速找准切入点。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应尽早开始,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每天布置难度不同的专题训练。为了不让题目显得很枯燥,可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让学生在方向明确的专题训练中梳理知识点。教师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以这种更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已然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鲜活的生活情境再现活动中获取直观信息和经验,促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象思维能力的应用,让学生增强对比较直观化的实物或教具的深度认识,享受数学探究和学习的过程。这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也会让更多的小学生从此爱上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查定洋.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9.
[2]魏建珍.谈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10):49-50.
[3]杜明收.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1):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