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伟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其主要目标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的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本文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研究起点,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研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78-01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了解化学现象,更好地了解化学方程产生的前因后果。在不断提高高中化学知识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整合教材内容,构建内容知识体系
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教师在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有效地整合化学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学生才能根据实验教学中的既定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教学,避免实验过程中因混淆、遗忘或省略化学步骤而导致的化学实验失败。此外,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教师还必须在教材整合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整合能力。例如,在讲述“钠、镁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就带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钠与钠的化合物、镁以及镁的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对比,促使学生对金属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同时,在带领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进行整合的时候,针对其中涉及的钠燃烧试验与镁燃烧试验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实验。
二、创建问题情境,在实验中探究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鉴于化学知识的高度复杂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为了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实验学习。例如,在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对氯气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为学生播放氯气泄漏的视频。学生在视频观察中,进入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视频中的设置的问题链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
三、分组互动,在实验中增强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探索与合作能力。因此,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演示实验和自主实验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教学。在进行小组互动实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实验内容,将全班分成几个实验组,保证每个组学生的综合能力均衡,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从而促进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实验学习。例如,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借助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全班分为几个实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小组在具体实验的时候,有的成员负责实验操作,有的学生负责实验观察,有的学生负责滴定管的读数,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溶液的体积,有的学生对待测液的浓度进行计算。在这一合作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实现了核心素养下的实验教学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合作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小组合作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指正,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指导学生做好笔记,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四、采用生活化实验,提高实验本土化
化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化学知识的影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教师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相应地,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借助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现象,使化学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验证碘”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借助了生活化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碘酒进行稀释,并用其在纸上写字,之后喷洒一些米汤,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就会发现字体会出现蓝色的变化。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碘验证实验。
此外,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生活化实验教学中,既要运用生活化实验,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以生活实践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查询相关信息,最终形成调查报告。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又促进了学生在社会实验调查中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材料和仪器,并指导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实验顺序和要求进行验证实验。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很难达到实验教学需要下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应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使化学实验教学更加开放。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方案,学生必须对日常实验进行总结,澄清不同实验之间的异同,总结以往的化学知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实验欲望,又实现了学生化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物质的分散系”实验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胶体的净水作用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形式,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待到学生设计完毕之后,教师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综上所述,在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视域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它直接决定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和更新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小组互动、生活化、自我设计等手段,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实验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永成.核心素养观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J].新课程研究,2019,(16):51-52.
[2]许风华.高中化学实验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的思考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9,(21):41-42.
[3]吕巧英.论高中化学实验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J].新课程(下),2018,(0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