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工智能走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研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王来智 於敏敏
[导读]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大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崛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工智能现在运用在很多领域,一些简单而又重复的机械劳动可以完全由人工智能来代替。教育教学领域也很好的融入了人工智能,丰富了内容的同时也创新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的人工智能方式进行研讨和分析。

王来智  於敏敏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安徽省滁州市东坡中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大迅速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崛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人工智能现在运用在很多领域,一些简单而又重复的机械劳动可以完全由人工智能来代替。教育教学领域也很好的融入了人工智能,丰富了内容的同时也创新了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的人工智能方式进行研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76-0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集研究、开发、模拟、延伸为一体的技术科学,与互联网区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性,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人工智能可以高效的与我国各行各业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其得到高速发展,焕发全新生机。因此,在我国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将其与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结合,可对学生的学习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通过人工智能,学生在激发自身学习意识的同时还会生成相应的学习模式,而教师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有效的启发,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一、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突出优势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其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搜集、判别能力等,是基于计算机的认识和应用为前提展开的学习探究。人工智能的融合,可以有效充实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涵盖信息技术中的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同时,它还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催化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编写程序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课堂教学优势凸显的有机载体。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优化学习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人工智能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重视程序教学,增设机器人课程
        程序设计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教师可以在程序编程教学中加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缓解枯燥、严肃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重视维持教学秩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天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只是单纯的记住了教学知识,并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中。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专门的机器人编程软件,这种软件有简洁的操纵页面,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操作步骤,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结束《程序编写初体验》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编程方式和技巧,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机器人编程软件,改变以往教师教学,学生听讲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留出充足的实践操作时间,形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的用途、编程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机器人编程活动还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为学生树立了伟大的理想,在自主设计中学生能克服各种困难,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促进了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二)利用项目学习方法,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项目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运用,实现对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发展,引导高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利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活动更具探究性、思考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和思考。这一过程中,在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式学习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习活动、探究结果进行把握,并将其进行转化,形成具体的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围绕项目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这一方式,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活动做好针对性的设计工作,并以问题探究为主,使初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加强教学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想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教育,一定要做好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出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有效改进信息传输效率。除此之外,信息教育软件资源建设也同样重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加大对AI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使用,借助于这一人工智能手段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而在课堂之外,教师则需要注重教学资料搜集工作,适当借助于一些生动有趣的AI实例来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与参与兴趣,这样就能有效为人工智能教育运用奠定基础保障。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教师可以利用AI技术分析学生,获得教学评测多类型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个性方面也有长足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科技创新为行业革新赋能,教师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的精准性全面性,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因材施教,构建起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智能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奕岚.初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21(21):97-98.
[2]李玲.创客教育助力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发展[J].文理导航(中旬),2021(03):91-92.
[3]刘文达.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J].学周刊,2021(10):15-16.
[4]盛天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码世界,2021(03):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