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吴小斌
[导读] 我国作为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应该坚定继续发扬文明传承的信念。将传统文化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继承发展最初始的一步。本文首先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渗透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堂提供灵感,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目标。

吴小斌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三小学
【摘要】我国作为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应该坚定继续发扬文明传承的信念。将传统文化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继承发展最初始的一步。本文首先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渗透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有效的语文课堂提供灵感,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重要性;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087-01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不少国民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产生了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奉行金钱至上的理念,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中国精神和中华脊梁,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将会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第一,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渗透恰好满足了这一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的优秀文化,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积累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
        第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传统文化不仅包括民族文化,还涵盖思想文化,如人生道理哲学、价值理念、精神品质、行为准则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切实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诠释传统文化内涵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现有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小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选取语文教材中具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设一些情境模式,更好地实现高效率的小学语文教学。
        (二)打造蕴含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课堂
        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步是打造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语文课堂,用传统文化贯穿整节语文教学,激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领悟其中的精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设定相应的教学方式,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打造浓厚的氛围。


例如,教师讲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各小组,让小组表演“嫦娥奔月”的故事。这样需要学生对中秋的相关传说和相应的习俗都会有所了解,学生再进行思考、表演,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活跃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为日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利用信息的便利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们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节目,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近年来,有关诗词、汉字方面的节目是越来越多,可见传统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我们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放映诗词节目,在讲解诗词的同时为学生们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感兴趣,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从小学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更能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小学学生的记忆力很好,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课外诗词的背诵,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相关古诗的小动画,让学生们通过看动画记忆的方式增加对古诗的印象。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们讲解古诗背后的小故事,在网络上找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王维其他古诗的节目放映给同学们看,让学生们自己比较一下王维的不同故事的意境。这种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乐于背诵古诗,更加能够调节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们学习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性。
        (四)开展传统文化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应当是感性的,对于民族的情感应当是深厚的,但仅凭单纯的理论性授课很难促成高效的教学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切实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高效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新课标下,国家教育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小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有效利用语文实践活动,也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后的业余时间,组织小学生集体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给予小学生最直观的关于古老历史的感受,使得小学生在丰富自身语文知识的同时,强化民族自豪感的感受。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语言组织水平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实践活动中鼓励小学生多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锻炼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视角,促成了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
        结语:
        中华儿女需要从小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需要从小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根据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积极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视角,让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据文.农村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培养之探究[J].学周刊,2021(10):43-44.
[2]李兴忠.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浅议[J].学周刊,2021(10):47-48.
[3]陈炳峰.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21(21):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