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汪嘉琪 朱瑞芳 赵纪聪
[导读] 本文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切入点,主要讲解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现阶段康复人才的巨大需求量,按教学准备、实行教学、评教评学、总结归纳步骤,全方位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以便提升中职康复教学质量。

汪嘉琪  朱瑞芳  赵纪聪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山东  菏泽    274009
【摘要】本文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切入点,主要讲解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结合现阶段康复人才的巨大需求量,按教学准备、实行教学、评教评学、总结归纳步骤,全方位讲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应用,以便提升中职康复教学质量。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康复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11-01

        从性质上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教学动力起源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将任务驱动和典型案例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典型案例,可以为学生呈现具体的事件,给予学生初步的印象,利用案例的情景和环境,以及事态的后续发展,为学生提供贴近任务,贴近生活的学习情景,帮助提升康复专业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康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学准备
        顾名思义,所谓教学准备,即是指在开展教学前需要做的工作。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教学准备涵盖教材解读、教学思路统筹、教案编写、教学工具准备,准备好以上工作后,再分析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其特点主要包含学习基础较弱、理解能力偏低、实践操作较少,掌握以上特点后,依照培养愿望便可开展教学。课堂教学时,应把握康复知识、专业技能、情感状况,继而制定教学目标。待所有准备工作都以齐全,假定教学情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计划逐步实施教学。比如,在康复偏瘫病人时,可以先设定某个偏瘫病人,随机假设脑卒中部位,讲清康复评定,尔后明确康复目标。通过这一系列步骤,学生就可以在康复前,接收到具体任务,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按照康复计划实施康复,长久以此,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前期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未来的职责素养。
        (二)教学实施
        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实践引领理论的思想,寻找时间段较近、影响较大、难度偏小的病例,以不同类别的病例为素材,通过模仿、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一种在医院的身临其境感觉。实施教学时,应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具,比如: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等,借用现代化高新技术,通过播放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印象,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的医疗情景。


其次,在教学地位上,摒弃以往教师是教学实施者,主导课堂教学的模式,建立友好师生关系,深入课堂,与学生同步思考问题,巧用方式方法进行引导,尊重学生的自主思维,明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引方向、答疑解惑,而不是学生成长路上的“保姆”,对学习任务应保持严谨的态度,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一步进行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表扬先进,估计后进,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又保证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评教评学
        当学生已完成学习任务时,作为教师,应当即刻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系统的讲评,通常情况可采用,通常可采用自我剖析、相互点评的方法,选择方法时,应根据现场学习氛围合理地进行选择。评价的内容应以鼓励支持为主,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配合默契、以及能否自主学习等方面,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当阶段课程完成后,教师应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作出课堂总评,并且,还要对学习中出现的积极分子、先进学生进行表扬,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做出真实的评价,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适当现象,重点讲解,及时纠治。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时,应合理把握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确保能巩固课堂所学,还要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拓展能力。
        二、任务驱动在中职康复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教学理念科学化
        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心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点培养专业技术能力,遵循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理念,从应用情况来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优势较为明显,任务驱动教学在应用时,坚持以任务引导为教学主线,将教材内容与成功案例、经典故事相结合,科学合理划分教学层次,将课堂教学设置成多个不同环节,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利用教学案例诱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在授课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活动主题贴合教材内容,最大限度提升教学的科学化。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任务驱动时,应提升应用的实效性,将任务驱动贯穿于教学始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制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学习目标更加贴近实际,可操作性更强,完成任务更加顺利,教师在教学时,能更清晰地设定教学套路,两者互存,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动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质的飞跃。
        (二)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康复作为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在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的今天,变得更加重要,选择学习康复的人员也逐渐增加,这使得康复的发展上升了一个层次,越来越多的机会摆在了康复专业的面前,但同时也伴随着更巨大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新教学目标,提出康复教学应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新教学环境,康复专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空间日渐减少,导致康复专业教学呈现出一副学习学习技术困难,教师教学受限的局面。要想打破这一现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积极创新,在教学时准确利用学生的兴趣,以多形式、多内容、多目标的方法,将传统的教师讲解教授,转变为学生思路引导教师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地位,营造互勉互帮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任务驱动是相对注重实践操作的一种方法,是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或团队合作共同研讨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能准确找到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学生的专业技能就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从而促进我国中职康复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明珍.信息技术融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92-93.
[2]侯东明.中职外科护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J].科学中国人,2017(08):259.
[3]梁园园.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成才之路,2016(20):72-73.
[4]单桂兰,单锦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08):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