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林如仙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林如仙
[导读]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初中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需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因此,本文简单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林如仙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初中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需要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因此,本文简单分析了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41-01

        体验式教学,就是一种比较新的互动交往的形式,它不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因此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多个方面谈一谈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一、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而提出的。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巧设教学情境,采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体验和启发,引导学生对回忆产生情感共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强化学生的道德感知和价值判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与此同时,在法治与道德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乐于思考,活跃思维,自主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积极的影响。
        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一)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主动性可以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因此,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中,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然后为学生创造不同的教学情景,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快速投入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深体验,方便学生掌握内容知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使学生可以更灵活地掌握知识的内容。例如,当老师向班级讲解《青春飞扬》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青春修炼手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创造音乐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可以体会青春的美丽并感受到青春的魅力。使学生可以更灵活地掌握道德知识和法治的内容。
        (二)学习互助,丰富体验方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搭档,小组互助学习。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先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再让学生互助学习,最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例如:在《以礼待人》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分配学生,让学生组成小队,互助学习。首先,教师应先根据学生个人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小组经过阅读讨论以后回答教师提出的以下问题:1.你是否赞成材料中的小岩的做法,如果赞成,请讲明赞成的理由或者反对的理由?2.你如你是当时餐厅里的客人,在看到小岩的行为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3.就餐时,若没有注意到就餐的一些礼仪,会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什么影响?4.不同的场合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就餐礼仪?5.你还知道除了就餐礼仪外的那些礼仪?6.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思考时间,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结果,这将会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这一节教学内容,体现出体验式教学的优势。
        (三)立足生活,开展体验式教学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探索体现在生活中的可用内容,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强化认知。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枯燥乏味,再加上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导致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而开展生活化情景课堂教学,可以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使刻板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沉迷网络而造成的危害的认识,教师就可以采用构建生活化的情景方式来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就自己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自己对网络的理解,随后借助一典型事例为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叫丽丽的同学从初中一入学就沉迷于网络游戏,渐渐地丽丽与家长、同学、教师的关系日益疏远,很少进行交流,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直线下降,逐渐变成了同学们眼中的“问题少年”。这一教学方式将道德与法治中的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信息技术进行了结合,能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带给自己的积极影响,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正确应对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真实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授课当然无法离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学生能够将在课堂所学内容熟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或是在实际生活中有所体现,教师的教学才能说是成功的,学生的学习也才能达成学习目的。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整合而开展,选取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知识点,或是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进行活动设计。例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道德与法治课堂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师可设计相关问卷交由学生,学生在学校门口根据问卷对来往的行人进行调查,主要涉及问题包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在提问路人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知,相比教师的讲授,这样的习得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则和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谈感知人们眼中的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巨大帮助。需要注意的是,体验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情绪的把控,维持课堂的教学秩序,才能真正实现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勤国.初中道德与法治电教运用初探[J].学周刊,2021(12):35-36.
[2]仲朱颖.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课堂的应用分析[J].知识文库,2021(06):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