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翟虹靖
[导读] 以“学为中心”顾名思义的理解就是,教学中要以“学”来主导“教”,教学策略注重围绕学生展开,变换讲解语文知识,来丰富学生所学的内容,来制定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案。以“学为中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来表现教的重要性。新课改之后,对教育工作的主要要求,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还有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重在精简、实用、有效这

翟虹靖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小学
【摘要】以“学为中心”顾名思义的理解就是,教学中要以“学”来主导“教”,教学策略注重围绕学生展开,变换讲解语文知识,来丰富学生所学的内容,来制定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案。以“学为中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引导,来表现教的重要性。新课改之后,对教育工作的主要要求,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发育特点,还有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策略,重在精简、实用、有效这些原则。
【关键词】学为中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31-01

        前言: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占有主要的教学位置,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不是很灵活,需要教师指点和培养,传统理念下,教师注重讲解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开发,降低了语文阅读应有的教学质量。新课改之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能提升阅读质量,教师不断的从学生身上发现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把“学为中心”的思想融入到实际的讲解中,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逐渐变得更加积极,学习也会逐渐提升。
        一、制定轻松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于新鲜是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同时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语文的教学时光,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习度过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阅读的讲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来逐渐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原有印象。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环境对小学生阅读的影响比较大,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来调动学生说的学习兴趣[1]。
        比如,教师讲解《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神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对所阅读内容充满好奇,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关于普罗米修斯的雕像,然后问学生他都经历了什么,然后带入文章。让学生通过好奇心的指引,去充分的阅读文章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充分。
        二、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时,都会态度比较严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背诵和听讲,与教师没有过多互动,让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变的很低沉。新课改之后,教师要在教学上进行改变,首先要考虑自身的授课方式和授课思想,要想让学生能顺从或者愿意跟随教师学习,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放下,教师的身份,要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互动,让师生之间彼此了解,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提高[2]。现在的小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在态度积极的条件下才会发挥自身的学习潜力,才能更好的吸收阅读的知识。



        比如,现在倡导“学为中心”理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与学生对具体的方式,展开讨论,分析利弊,最后制定出适合运用的讲解模式。通过这样的互动,也能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也能在这个环节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师生关系。
        三、变换不同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在学习的需求,通过制定不同的学习方式,变换学生接受阅读知识的思维,来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教学中,所以鼓励的方式去锻炼学生阅读和分析,让学生逐渐在实践中吸收经验,不断的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新课改的教学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改善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讲解《和时间赛跑》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预习,通过对文章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要让学生说一下与时间赛跑给作者带来了什么,从文章的阅读学生能学到什么。通过问题的指引,学生就会有学习的方向,这样的学习才会更加有效率。经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引导,学生逐渐会对阅读理解,有更深刻的认知。如果教师考虑到学生自己学习概括总结的不够全面,也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学习,变换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大量的实践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融入丰富的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的教材中,阅读的内容比较简短,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到更高的水平,教师的讲解中要注重阅读内容的选择,从“学为中心”的角度去考虑,安排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内容。比如小学生应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故事类的图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面[3]。通过学生全面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锻炼学生概括阅读的故事,提升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锻炼学生善于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让阅读更有意义,同时也能提升阅读质量。
        结论:总而言之,“学为中心”的理念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主要还是强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学生的综合因素,通过变换课堂情境,准变学生思想,让学生主动投入的学习当中,通过多元化的引领,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讲解的方式,不断的变换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适合的模式下,有一个习惯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会生互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舒婷.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知识文库,2021(05):71-72.
[2]田丹.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读写算,2019(17):127.
[3]汪海玲.以“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