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孙成昆
[导读]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是时代发展需求,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不仅为体育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依据,为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和评估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也为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适合本地、本校的学业质量提供了范例。如何有效地利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

孙成昆   云南省玉溪第三中学  653100
【摘要】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是时代发展需求,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不仅为体育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依据,为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和评估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提供参考,也为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编制适合本地、本校的学业质量提供了范例。如何有效地利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30-01

        引言
        如今,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注重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在当前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不仅能强化分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而且能不断丰富现有分层教学的内涵。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变革,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加强大数据库建设,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运动建议,能够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一、体育课程核心素养
        (一)知识行为
        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时,知识行为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实际水平以及个人行为充分体现。在具体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动知识,但是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应用传输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对其运动行为进行科学改进,从而使其核心素养要求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二)情感和品格
        在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情感与品格能够对学生素养可以充分体现,也可以进一步表现学科素养。在情感方面,教师可以明确学生对其课堂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在品格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责任意识,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任何举动都可以展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其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改进,能够使学生情感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进而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实现学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应用对策
        (一)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实现科学分层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分层教学中应用大数据,应始终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在于自主健身,强化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用大数据做好体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整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明确指明道路,即结合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改进和优化教学策略。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德育渗透、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自主健身习惯等手段,与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对学生实际情况掌握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来进行科学分层。在分层之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跑步训练和游戏训练,对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以保证分层的科学性。而除了综合分层外,也可以结合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分层。通过实施多元分层,根据多元分层的数据,做好分层的引导,且在分层教学实施前做好学生的心理预设,引导学生明确分层的目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性,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保障学生的个性发展,确保每一名同学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在具体进行创造思维培养时,个性化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只有确保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才能使其发展为创作型人才,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为了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师在具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重视。例如,在以往开展跳绳项目训练时,普遍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展开训练,这种方式的合理应用,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跳绳技术,但是学生在参与训练时,只是简单模仿教师动作,无法保障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对该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其在跳绳训练过程中能够充分融入自身思维,鼓励学生在跳绳中合理融入具有较高趣味性的动作,使其跳出个性、跳出特色。在此过程中,对于热爱舞蹈的同学,可以在跳绳过程中融入舞蹈动作,以此为基础,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思维。
        (三)理清与学习评价之间的关系
        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将抽象的核心素养明晰化和具体化,是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提供了参照标准。学业质量不仅告诉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要达到的程度,而且还引导其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学习评价不是教学的最终环节,而是镶嵌于教学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业质量要求来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情况,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邀请多元的评价主体参与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之中,从而实现评价结果、学业质量以及课程标准之间的统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通过开发体育课程体系、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内容、科学改进教学方法、合理优化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慕.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探究[J].科教文汇,2019,458(5):174-176.
[2]江勇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