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李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李燕
[导读] 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其关键性不能忽略。可是,从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写作现状不难看出,在写作期间经常会出现没有词可写,或写出的作文内容形同流水账,没有表达出感情等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会导致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期间,老师一定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向,使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巧用小

李燕   安徽省桐城市城郊第一中心小学  231400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体现,其关键性不能忽略。可是,从当前大部分小学生写作现状不难看出,在写作期间经常会出现没有词可写,或写出的作文内容形同流水账,没有表达出感情等情况。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会导致学生对写作文失去兴趣。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期间,老师一定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向,使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自主写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基于此,以下对巧用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27-01

        引言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对于学生的语文教育越来越趋向于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而不是只偏向于某一个方面的单向教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学习和写作练习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技能,应该在学生三年级刚接触正式写作教学时就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前期阅读教学的经验沉淀,给学生养成阅读和积累的良好习惯,以读促写,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写人篇
        1.课本阅读素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里用语气辅助语言描写来表示对少年周恩来的抱负和胸怀的赞叹。《梅兰芳蓄须》中“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文章中对于梅兰芳蓄须与剃须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作为艺术家的民族气节,这种民族气节令人敬佩!2.课外阅读素材。《稻草人》中对稻草人外貌的描述“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和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通过这些文字描述,一个生动形象的稻草人出现了。3.阅读基础上“写人篇”的技巧指导。首先,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好外貌,具体包括人物的年龄、长相、身材等方面的特征,突出人物形象。其次,通过人物神态、语气和动作辅助描写,一层一层有条理地呈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明。最后,通过一件具体事例的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体现生活化写作教学要求,利用文字表达学生心声
        在写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从最基础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手法开始学习,就可以让他们来描写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事物,能够通过日常细致入微的观察来深入取材用于写作。


对于学生们来说,生活化的写作更加适合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能够从小小的生活现象中窥视到更多的哲理性知识,也是写作教学所赋予的积极意义。例如,在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中就要求学生能够细心地观察生活和自己的身边人物的形象,以他们身上最为显著的特点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详细的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落实到细节上,才能凸显出特点的价值,学生从写作的表达中能够展现出对于这种特点的不同评价,在简单的文字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思想。
        三、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想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极强的兴趣,老师就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该怎样选择合适阅读的书籍呢?笔者认为应从下面这三点入手:第一,老师选择的阅读资料,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积极向上的知识内容等特点,让学生在阅读期间渐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意识到语文阅读带来的趣味;第二,现代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老师既需要让学生阅读文字,也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阅读一些图片和声音等元素,以此来有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三,要按照各个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可让其多阅读有关童话故事方面的书籍,高年级的小学生可阅读文字比较长的文学作品,或是一些简单的名著。经过语文老师以这样的方式指导后,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涨,自然可以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四、坚持以读促写的教学路径,运用素材填充作文内容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正确的教学路径,也就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进行以读促写的学习方式,首先能够通过阅读掌握更加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手法,在结合写作素材进行创作表达。学生只有掌握的基础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把握写作技巧,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到了三年级才开始进行写作训练,而前期都是在进行阅读经验的积累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类归纳写作素材,在学习课文《荷花》等描写植物的课文后,学习文章的写作优势,写作以“我的植物朋友”为题的作文,学生一旦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方法,就可以选定自己了解的某一种植物进行描述。
        结束语
        为了不断完善阅读提升写作能力策略,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使用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创新策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这样学生在读写的反复练习中提升能力。所以,巧用阅读提升写作能力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写作能力,长而久之,成为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写出发自内心的自然之作、优秀之作。
参考文献
[1]小卓尕吉.基于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的途径分析[J].中华少年,2020(21):125-126.
[2]刘慧.小学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的途径分析[J].科幻画报,2020(01):63.
[3]姜培凤.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J].新校园(中旬),2017(04):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