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覃艳妮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在生活中以及各行各业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因此,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不如社会后成为被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学习能力,都为了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覃艳妮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县下坳中学  5307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在生活中以及各行各业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因此,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在不如社会后成为被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络学习能力,都为了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网络学习;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26-01

        一、在信息技术中培养网络学习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信息技术只是学生众多学科中的一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纯粹的理论性学习,教师不注重实用性。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随之改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当今的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非常强大,因此,学生要将计算机网络当做一种学习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初中作为学习信息技术的开始阶段,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概念,进而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并且利用这门学科提升学习成绩。
        教师要想改变学生的思维,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其次,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所能达成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之间因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达成的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观念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术以及操作方法,通过这些基础学习完成后,提升其网络学习能力。
        (二)树立正确学习意识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觉悟方面会比较薄弱。所以,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会出现使用计算机娱乐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帮助作用以及便利性。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对于计算机可以搜集学习资料、进行视频课程等功能还不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学习功能,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
        二、重视信息技术的基础学习以及网路能力的提升
        (一)重视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由于年纪小,初中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认知仅局限于娱乐功能,对于其它功能的操作不熟悉。所以,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教师要着重学生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在操作方面,要关注学生对各种工具性软件的使用能力,尤其是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计算机的软件维护和设置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过程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复杂,因此,教师要系统梳理这些内容,让学生在系统的规划下学习起来更容易。



        教师除了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的讲解外,还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的实操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在完成基础操作后,提升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对于操作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办公软件的操作,这些办公软件对学生今后搜集学习资料,使用它们开展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资料搜集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不同资料的搜集方式和整理的方式也不相同。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资料网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给学生各种资料的收集方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在网上查找各种需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其中视频资料在众多类型资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视频资料的重视和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教学生掌握一些视频编辑和剪辑的方法,这也是当前非常实用的技术。
        另外,网络社交媒体也是非常实用的应用,可以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搜集。应用社交媒体,可以开拓学生资料查询的空间,比如,学生可以加入一些资料分享的群,对其中资料的分享进行收集和整理。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搜集资料,但是对于锻炼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产生了影响,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应用社交媒体,避免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三)建设校内网路提升中心
        在网络环境中,有很多资源是需要付费的,这就个初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可以组建一个校内的网络资源共享的项目,寻找一些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合作,让学生可以在校内的资源库内免费搜索到相应的资源。比如,学校组建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让一些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组建一个团队,然后团队可以在这个网络资源共享中心搜索到需要的学习资料,当然,这些资料是免费的。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这个兴趣小组人员有限,但是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对较高,这样他们就可以带动其他学生一起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学习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那么就需要有专业的教师来从事这门课程,学校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同时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教师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的速度。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因此,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传统教学方式,不仅要在课堂中传输新的教学理念,提升创新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探索,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要求。
        结束语:要想会使用网络技能,首先就要掌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掌握网络技能的重要途径。初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当做工具,并且使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中搜集学习资料,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亚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5):171-172.
[2]吕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5):249-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