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李小兰 高璇
[导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熟练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开阔眼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以提升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策略为主题,从教学现状和具体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李小兰  高璇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山东淄博  255129;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山东淄博  255129
【摘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熟练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开阔眼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将以提升高中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策略为主题,从教学现状和具体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50-01

        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下,着重强调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通过整本书的阅读来培养自身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明确整本书阅读的意义,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筛选和设计不同难度的书籍,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逐渐认知整本书的内涵,整体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现状
        我校是一所地处乡镇的农村高中,学生入学文化课分数偏低,学习习惯不好,表现在阅读上,阅读能力欠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缺乏目的性,不会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的解读。学生得阅读活动呈现出持续性差、随机性大的特点。语文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往往指导方法单一,形式简单,缺乏科学的评价意识。尤其考试结构不合理,过度注重知识,而忽视了对整本书的语言及思想内容的消化吸收。
        二、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创新阅读引导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策略的阅读,逐渐形成完善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同时,教师采用清晰化引导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开展自觉性、个性化和有创造性的阅读,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体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创新阅读引导方法。在阅读教学环节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题材和内容的作品,教师不能死板硬套地采用单一的导读策略,需要结合不同题材的特点,创新和优化阅读引导方法和策略。比如,在名著《简·爱》的阅读引导中,教师采用读后指导的方法,让学生对名著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结合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的“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句话,引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结合《简·爱》中所蕴含的思想对这句话展开探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名著的感悟,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阅读环节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遵循规范化指导的原则,结合学生具体的语文阅读能力,设计规范化、完善性的整本书阅读环节,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阅读能力。在有限的语文课堂上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教师首先要突出指导内容最优化的特点,在阅读指导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让学生明确自身阅读的内容和方向,同时向学生传授具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比如,在名著《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环节中,教师结合整本书的亮点总结出指导阅读的教学内容,如名著中巧妙的构思、惊险的情节和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等,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环节中拓展自身的思维,从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另外,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教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阐述名著中有趣的事件,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从阅读环节中获得乐趣,将语文阅读作为享受,而不是负担。
        (三)深化阅读认知体验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严格遵循语文教学常识,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依据体验原则、对话原则设计阅读教学环节,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比如教授《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既写书评,又熟读背诵,并尝试运用。让学生从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开始熟读背诵,然后就让他们运用“三国语言”写随笔,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在阅读这部名著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蕴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学到了众多的艺术表现手法,还继承了祖国的优秀传统语言,使自己直接成了古代精粹语言的继承者和运用者。比如,在《论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你不赞同的一句话”“论语中包含哪些智慧”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散自身的语文思维,从多个角度开展探究,进而形成完善的阅读教学环节。此外,教师以示范的形式,向学生讲解阅读环节中做笔记的方法和技巧,如对精彩的句子进行摘抄,鼓励学生在阅读完一个故事后,在旁边记录下自身的感悟,之后对自身阅读摘抄的内容进行精读,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敏感性,形成高效的语文阅读习惯,为学生之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推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活动中,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讨论,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对于学生体验中的个性化理解,教师不要轻易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否定,要对学生多一些尊重,喝学生多一些交流,要多用几把尺子去衡量,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在讨论时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讨论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敢于标新立异。正确处理和对待学生这些个人体验将会影响和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重视程度。整本书阅读看似耽误时间,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精心设计阅读环节,深化阅读认知体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文学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对语文课堂阅读课程进一步优化和开发,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整本书阅读的技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整体提升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