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增强核心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王益兰
[导读] 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到传统知识教育中的不足,加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笔者针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措施,以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参考。

王益兰   通江县洪口初级中学  四川 通江  636700
【摘要】在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但是到传统知识教育中的不足,加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笔者针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措施,以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46-01

        1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1.1内涵
        所谓的“素养”,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和实际操作从而获取的一种道德修养。它包含着个体在一生中对所学知识、运用能力、人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而且必须是个体经过后天学习、培养而养成的,简言之也就是“素质养成”。“核心”则意味着该素质养成是重心,是关键。
        1.2特性
        语文核心素养蕴含的内容很多,总体来看,主要是让人们能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最终可以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它具有三个特性:一是重要性。语文学科所教给学生的对汉语言的感知与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能够看懂、读懂、明白题意等,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用母语准确、生动地表达或书写自己内心的想法等等,因此它是学习所有学科的最基础的学科。二是进阶性。语文核心素养是需要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经过不断的学习过程逐步积累才能养成的。三是伴随性。即语文学科素养一旦养成,将伴随一个人的终身。这就需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好语文、不断积累语文知识,使其能够对自己今后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2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
        2.1创新能力的培养
        “无新无以立,无新无以进”,创新能力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也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中,需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打破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禁锢,敢于挑战,对于未来存在美好的期望,都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表现与途径。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底,具备对传统文化的足够了解,增加学生的理解与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2.2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实践来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和转化,更好地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因此,在初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特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并确保其教学活动具有丰富性,由此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培养,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2.3自身品格的打造
        人格品质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其就是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改革方向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民族思想的主要途径,在初中语文的过程之中,要重视品格的教育,在教学过程当中宣传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思想,宣传党的思想,发扬雷锋精神。重视阶段性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使初中生能接受,初中生的交友意识增强,要给学生灌输与人和谐想相互的理念和思想。
        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平时就要认真的观察,主动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求学生诚实,言行得体。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上要求学生要有真情实感,符合实际的情况,在读文章时要有感情,还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有自己的创造性。
        2.4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的强化
        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潜移默化中受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强化。一方面,教师需要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为导向强化自己的核心素养培养能力。其次,教师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确保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应对学生的问题,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为其教学教授提供保障,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切实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对相关教育培训活动进行积极参与,由此对其学科知识热点进行关注和学习,使自己的学科教学高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其他语文教师沟通,相互交流、探讨教学方式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结语:结合上文可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在素质教育体制实施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塑造初中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多种方式,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要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两节课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J].张一山.语文知识.2016(03)
[2]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丁文静,韦冬余.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6)
[3]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J].林海妃.数码设计.2017(10)
[4]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经典[J].张瑞红.华夏教师.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