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刘河
[导读] 在知识增长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对我们而言,是掌握知识本身重要,还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是获得化学事实重要,还是学生经历过程重要?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教学为我们很好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探究贯穿于化学课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它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刘河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业庄初级中学  235291
【摘要】在知识增长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对我们而言,是掌握知识本身重要,还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是获得化学事实重要,还是学生经历过程重要?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教学为我们很好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在初中化学新课程中,科学探究贯穿于化学课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它的顺利实施和深入开展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80-01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探究正是科学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科学探究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中化学教师除了注重科学探究之外,还要不断积累有益的化学教学经验,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目标达成度。
        一、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推动学生进入深度的科学探究
        对于学生而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远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重要,因为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讲解完课程内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所学、所想大胆质疑,把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学探究。等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猜测与假设,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中获得化学知识。
        如讲完“铁生锈”的内容后,学生已经知道铁生锈与氧气、水等有关,掌握了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一部分学生把铁生锈的原因和其他金属生锈的原因作比较,如钢、铜等,并提出自己的质疑与假设,即诱发钢、铜等金属生锈的原因是否与氧气、水有关。听到学生的质疑后,笔者把问题的科学探究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来验证假设,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发现铜生锈的产物为Cu(OH)2CO3,于是得到结论,铜生锈的原因不仅和氧气、水有关,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成分也有关系。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质疑、假设、验证、现象、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探究操作,对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入的探究,深刻理解金属生锈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二、巧用趣味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旨在使学生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性活动的过程中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在经历感性思维运用的过程中深化他们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其中自主探究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则是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题中之义,所以在平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充分发挥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自主探究欲望,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去进行大胆探讨,自主确定符合自己思维发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这对他们化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期间,也要注意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指导的趣味性,这是确保学生自主参与化学探究实验任务的前提。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燃烧的条件”部分化学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动手做实验,可以转变以往直接导入化学实验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一个趣味实验导入相应的化学新知。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你们觉得玻璃棒是否可以将酒精灯点燃呢?”这是同他们生活认知比较矛盾的问题,这时候学生大都认为这个问题肯定是不能实现的.在学生产生疑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可以自主在蒸发皿上面搁置一些高锰酸钾,之后在其上面滴上几滴浓硫酸,并采用玻璃棒将其混合均匀,最后将沾有混合物的玻璃棒和灯芯接触,这时候学生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在这一小型的趣味演示实验开展后,学生对相应的化学实验现象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此时再因势利导,为学生介绍相应趣味化学实验中包含的化学原理,那么就可以深化学生对这些化学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化学知识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你觉得酒精灯被点燃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实践性探究话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化学实验原理来回答这一化学问题,并自主动手验证自己的猜测,借助这种自主动手完成探究性实验的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结合生活生产实际进行科学探究
        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生产实际的途径进行探究,可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所学到的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动力。
        例如,探究“钢铁的防护与回收”。教师可以为了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让学生置身于“钢铁的防护与回收”的情景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设计的探究情景可有:(1)混乱不堪的废铁回收站。(2)乱而有序的钢铁生产厂。(3)汽车、窗户、铁船、铁钉、自行车、房屋、铁锹等钢铁的使用图片……这些生动的情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很熟悉,进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所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探究更能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让科学探究更能顺利进行。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强调要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实验教学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重视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达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原则与方法。教师要在实验创新方面引导学生,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德玉.新课改下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2):81-82.
[2]唐雅秋.促进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3]赵武元.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8(07):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