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群文 让思维在进阶式阅读中走向高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代宗秀
[导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它们是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关系,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阅读学习设计好“台阶”,让学生在这“学习进阶”中习得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培养和提升。文章将通过在群文背景下以“进阶式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阐述。

代宗秀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它们是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关系,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阅读学习设计好“台阶”,让学生在这“学习进阶”中习得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培养和提升。文章将通过在群文背景下以“进阶式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群文背景  进阶式阅读  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73-01

        高中语文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思维能力,具有内在的、不可视化的特点。在思维评价方面,表现性评价可通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准则将思维可视化,基于学生的表现,准确评价并提升他们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以表现性评价评估并培养高中生的语文高阶思维能力时,教师需要制定清晰的表现性目标,设计与学生高阶思维相匹配的表现性任务,并将表现性评价规则向学生公开,鼓励他们参与评价准则的制定。
        一、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原因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人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所谓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评价和创造。高阶思维能力超越了简单的记忆和信息检索,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如批判性的评价信息、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因此,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管家能力。另外,我们都知道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学习对象时,单纯依靠低层次的记忆、理解能力往往会透支其精力与体力,如果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能拥有一定的“高阶思维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习负担,游刃有余地应对越发复杂的学习对象。我们知道群文阅读教学的“群文”不是简单的数量的累加,而是按照议题组合,呈结构化的一组文本。课堂上,学生在交流对话中产生思维碰撞,自己去发现规律、补充甚至纠正阅读认识。群文阅读教学重在教给学生类比、预测、统整等阅读策略,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群文背景下进阶式阅读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文本
        对于学生来说,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非常重要,而文本选择的依据是议题。议题会指引学生思考的方向,教师需确定好议题后再选择适当的文本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不同的侧重点和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了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除了可以按照主题、作者和体裁选择文本之外,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例如,教学完《纪念刘和珍君》后,可以让学生再学习《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因为这几篇文章都是以人物为描写对象的,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发现人物特征,感受人物精神。另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使用相同写作手法的文本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应写作手法。要想通过群文阅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不断探索、分类和总结,以某种特征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文本,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阅读资源,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形成更高阶的思维方式。
        (二)阐明文本异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分析,是指将一种传播内容(现象、事物、过程)分解成为它的组成因素和组成部分,以便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弄清所表述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运用的智能水平更高。以选取《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三首作品进行群文阅读。《沁园春·长沙》中的“独立寒秋”,《雨巷》中的“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再别康桥》中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些诗句都蕴含了一种孤独的韵味,但通过比较、鉴别,发现这三首诗又有所不同。《沁园春·长沙》体现出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自有一种壮志凌云的孤傲;《雨巷》表现的是在寻觅中透露出的一种人生迷途的孤寂;《再别康桥》续写了对往事的回忆,有一种人生离别的惆怅与落寞。三首诗大体是同一时代的作品,但三位作者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诗歌的气象也就各不相同。同时,教师可给学生补充阅读语文读本中《你的微笑》中的篇目《错误》、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篇目《井》。《错误》中紧闭心扉、容颜如莲花一般开落的女子也有一种人生的孤苦;而《井》中的“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对孤独的理解更有一种哲理的意味。“井”是深邃的、自我的,不被外界所干扰和改变,同时作者以“井”喻人,写出了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象。诗人通过“我”不受外界干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立人格,透露出一种对宇宙、对人生冷静理智的思考。教师利用诗歌中内容的相似点,引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深入挖掘,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弄清作品所表述的思想情感内容之间的异同,从而品味不同的人生境界。同时,也对“孤独”的人生内涵有了更深的体验,认识到即使相同的情感也有不同的内涵,人生、人性在文学的表达上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以上课例,凸显了群文阅读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中分析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组“同类异质”的抒情诗的阅读,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然后,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去鉴别同类作品因不同境况而导致的不同情绪;最后,得出“相同的孤独,不同的人生境界”的共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比较、分析中得以提升。而这种比较、鉴别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单篇阅读无法重点关注的。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要深感群文背景下进阶式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上大有可为,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贾晓莉.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教学[J].高考,2021(08):15-16.
[2]谢乐珍.新课程标准视角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1(08):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