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张月甫
[导读] 立足于新课程的标准内容,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亦需要加强对于课后作业的重视度。在这一环节中,不仅是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复习课堂知识,更是促使学生得以在有效知识的掌握下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其素质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以设计适应学生的作业内容布置作业,通过作业分层的方式,以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科学性。

张月甫   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
【摘要】立足于新课程的标准内容,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亦需要加强对于课后作业的重视度。在这一环节中,不仅是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复习课堂知识,更是促使学生得以在有效知识的掌握下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其素质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以设计适应学生的作业内容布置作业,通过作业分层的方式,以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科学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作业;作业分层;分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65-01

        引言:
        在作业的分层设计中,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期间作业的形式具有梯度性、递进性以及类别性,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设计,从而促使学生在与其能力相符的作业内容上有效提升其物理知识。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
        作业的分层设计是基于全部学生有效培养的基础之上,以使得学生得以在更加科学的作业设计下完成作业,进而得以有效巩固知识,以促使物理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则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注意作业布置的“质”与“量”。针对于优等生可减少作业的量,增加作业的难度;对于中等生则以教学目标为基准,难度保持中等即可;而针对后进生或是学困生,则可加强作业的量,但须降低作业的难度,以基础性的训练为主。
        其次,在作业的具体设计上,教师应注意作业的科学性以及整体性[1]。除学生的阶段能力之外,教师还应当进一步针对各个层级的学生进行分析,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实际能力,进而在其所在层级的基础上,设计与其发展更为贴切的作业内容及形式,以实现作业的科学性与灵活性。
        第三,在作业的形式上,应注意书写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手写的作业过多。物理的学习中具有较强的实验性与实践性,因而教师亦可以此为契机,布置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形式,比如设立任务式主题作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任务等。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
        (一)根据学情分层设计
        在这一层面作业的设计中,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的作业内容。比如,对于后进生,可布置具有模仿性质的作业,以促使学生在模仿中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这样的作业内容能够促使这一阶段的学生有效完成,从而提高对于物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因此,在这一层级学生作业的布置中,应当避免较难的作业[2]。其次,对于中等生,则可将基础与综合相结合的形式布置作业,以促使学生在有效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作业的实施过程,进而进一步提升其学科能力。第三,对于优等生,则可以综合实践类作业为主,并适当融入具有探究性思考题目,以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实现物理素养的有效提升。
        此外,作为教师亦应当以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原则设计作业内容。一方面,教师可在题目中注明难度等级,以促使学生能够结合题目的难度自主选择题目进行完成;另一方面,可将难度较大的题目加以分解,进而由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完成大题中的各个小题。


此外,针对经典题目,应当作为重点内容布置在作业内,可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解题要求,比如,要求后进生用一种方法解题即可;中等生用两种以上的解题方式;优等生则需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加以变通,以实现一题多变等,从而将作业的内容及形式灵活化。
        (二)根据作业特点分层设计
        在这一层面的作业分层上,教师是以在原有基础作业的布置基础之上,进一步设计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内容,以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以及偏好选择相应的课外作业内容,进而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则可结合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选择要求[3]。比如,针对优等生,则可要求其完成全部作业;对于中等生,则可在完成课内作业的基础上,选择性的完成课外作业;而针对于后进生,则可要求学生完成部分的课内作业即可。
        (三)根据完成时间分层设计
        此外,在作业的形式上,亦可依据时间进行设计,如短期类,当天完成或下次上课前完成;中长期类和长期类等作业形式。同样地,教师亦需结合学生的能力层级布置作业类型,比如,后进行则以短期类作业为主,以通过反复练习加强对于知识的掌握效果,以使得教师在批改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其解决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中等生,则可在短期作业的基础上,适当布置部分中长期的作业,如一些实验类作业等。对于优等生,除短期与中长期作业之外,则可相应的布置长期性的作业,比如具有课题性质的作业等,以使得学生在课余之际进行探索研究,进而提升其物理能力。
        三、应注意的问题
        分层的作业设计能够促使学生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而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避免形成作业设计的偏差现象,对于教学的质量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4]。基于此,教师应重视作业的分层化,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作业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课本之中,还应当结合生活,融入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加强学生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丰富作业的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从而实现物理与生活相贴合的教学效果。
        第二,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作为切入点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是教师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之一。因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避免以成绩断定结果的思想意识,正视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培养其学习的能动性,以透过有效的引导提升其物理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进而在分层的层级中,划分学生的阶段,以使得层级更加具有全面性与科学性,而并非以成绩定优良,以避免学生心理上产生阴影。
        第三,在层级基础上,教师还应当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针对性的展开教学评价,以保障作业、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四、结束语
        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原理,更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学生课程的学习应当全面关注,以在作业的布置时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科学设计作业内容,通过作业的分层化,从而促使各个层级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得以有效的复习与提升,以促使教学的效果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逐渐扎实。
参考文献
[1] 崔海林.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15):229-230.
[2] 梁成山. 初中物理作业分层布置的实践与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000(012):110.
[3] 陆良平. 立足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差异——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探索[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22).
[4] 马学琴. 浅谈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心得[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