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李林英
[导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发,认真考虑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家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还要培养学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李林英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罗坎中学  657211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真正价值。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发,认真考虑教育要实现的目标。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国家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还要培养学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素养 培养策略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63-01

        引言
        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当下教师们十分关心的热点话题。关于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五方面内容,其中家国情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的发展,运用历史知识来解决问题,学会观察历史中的事物和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当下的文化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所以强调爱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将家国情怀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使学生了解到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教材为根本,发掘其中家国情怀教育素材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把握其中的内容,发掘其中与家国情怀教育有关的素材和例子,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家国情怀。如高中历史教材中既有关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也有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内容。在这些战争中,出现了许多为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奋勇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还有为了抗击日军,吃着枯草、树皮和棉絮在林海雪原里坚持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这些英雄人物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收集历史资料、制订教学计划、准备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要抓住一些重要的点,如“是不是落后就要挨打”“如何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和平时代普通人应承担哪些责任”等等。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而精彩,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标。
        二、借助生活实例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主要是为学生讲述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力。但是,很多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发生的年代都比较久远,自然而然在理解过程中就会存在偏差,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学生对情感的感悟力。


基于上述情况,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实例,并且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找出知识点和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感受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来推动学生情感的深化。在具体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前存在的遗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虽然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喜欢有趣的课堂氛围。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不断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历史的热情。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良好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融入到课堂中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在学习“五四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出演《五四惊雷》历史剧。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视频,然后进行剪辑,加入自己的想法,打印出来一个小剧本。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表演。教师要组织其余学生认真观看,观看完之后,要对他们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揣摩人物角色,演出人物的风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人物,还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教师通过让学生出演历史剧,不仅可以提高出演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还能激发观看学生的爱国热情,可谓一举两得。而且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广泛开展实践活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各种传统节日,借节日的气氛来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就好比清明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去参观各种烈士陵园,里面有着许许多多往届英雄人物的墓碑,上面记载了英雄人物一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功勋奖章,学生们在参观的时候就会以一种敬仰、崇敬的心理,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自己如今的生活都是这些先人们所创造的,是来之不易的,让她们在参观中感受烈士们的家国情怀,进而促使家国情怀在自己的心中不断的慢慢地滋长,达到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目的;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有关家国情怀的读书会,让学生们分享一本自己读过的有关家国情怀的书,给培养家国情怀营造一个浓烈的气氛,让学生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深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教育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意义,多角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为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积极进取的现代公民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武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33):61-62.
[2]马生贵.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90):153-154.
[3]张慧力.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