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杨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杨芳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且体会到诗人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品质与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背诵,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涵,并对诗词中的字词进行赏析。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以此提高古诗词课堂的教

杨芳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祥和学校   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并且体会到诗人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品质与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背诵,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涵,并对诗词中的字词进行赏析。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以此提高古诗词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200-01

        引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兴趣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缓慢,课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教师的引导才能够了解不同作品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容。而古诗的分类多且复杂,其中最为基础的为写景类和借物喻人的古诗。面对较为简单的类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能够独立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诗词。针对该类型诗词进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强化学生对不同类型诗词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为日后的诗词教学奠定基础。
        一、活用教学情境,借景抒情
        情感是文人墨客创作诗词的第一动力,也是学生解读诗词作品最为便利的渠道。教师在教学开展前可以发挥情感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情感的角度解读相关古诗词作品,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必然向着更为深刻、真挚的方向发展。以现阶段教育现状来分析,大部分教师仅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释义、内容的掌握,并不会对“情感”过多关注,导致学生对接触情感、表达情感两大板块无法进行衔接,促使古诗词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只能停留在书面层次。因此,教师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诗词内容为学生创造对应的情境,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效授课,依靠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古诗词的精髓。
        例如,在《村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环节向学生创设情境:同学们已经经历过了春天,那么结合你的记忆说一下,春天有哪些特点?结合生活经验,学生会给出答案:春天草长莺飞,风和日丽,农民在土地里劳作;春天微风习习,天气回暖,儿童们在野外游戏。当不同的学生结合自身的活动经验给出答案之后,全体学生已经陷入了对于春天的回忆当中,教师可提出新的学习问题:在平凡人的眼中,春天是花花绿绿且充满生气的,那么在古代伟大的诗人眼中,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并导入教学材料《村居》。在教学环节,教师可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解读: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描绘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而“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对孩子们的娱乐活动进行了记录。结合教师的解读,学生能够依靠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方式构建虚拟图像,营造美妙的自然风光。在这一环节,虽然没有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剖析,但在深入情境之后,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思想进行相互碰撞,可以深切感悟诗意,引起激情共鸣。



        二、借助问题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任何学科,必须要对其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在小学阶段中,古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上,对其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无法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借助问题引导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激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同时,更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对《咏柳》这首古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这一句古诗,向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由于学生有着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就会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刻理解,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成就感,进而促使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重视创作背景,加深诗词理解
        在小学一年级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比较注重教材内容讲解,甚至把教学材料当作主要的教学工具,缺少教学材料对古诗词创作背景作者介绍等影响因素的思考,让学生对古诗词理解造成一定缺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古诗词创作背景的讲解,给学生进行深入介绍,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含义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古诗词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直接导入古诗词、安排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把古诗词创作背景介绍和诗人简介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涉及古诗词创作含义有充分了解,为学生今后古诗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诗篇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李白以及古诗词创作特点,之后向学生介绍该首诗创作背景,如李白在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述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场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了汪伦对李白的真挚感情。后两句通过使用“深千尺”,表达了桃花潭水的深,紧接“不及”两个字转笔,衬托出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生动地表达出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仅仅凭借四句,表现出了汪伦与李白的深厚友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诗词基础,帮助学生提高诗词文学素养,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来进行分析,体会其创作思维,创设其教学情境,加深对诗词教学的深刻理解,为日后的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振文.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家长,2020(24): 127+129.
[2]陈黎.浅谈低年级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 100-101.
[3]沈琴.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D].苏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