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 胡慧琴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胡慧琴
[导读] 最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进一步的完善,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高中班主任而言,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并且,班主任更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其是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本文针对高中德育工作展开相关探究。以供参考。

胡慧琴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进一步的完善,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高中班主任而言,班主任是班级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并且,班主任更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其是德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本文针对高中德育工作展开相关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德育工作;以德治班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94-01

        在教学活动中,班级管理制度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高中德育高中阶段,有效采取以德治班的办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以德治班”的实践意义
        目前,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在向这个目标而前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让全民素质得到提升是我国教育的最高目标。针对高中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的标准。以德治班能够推动学生严格遵从道德标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在这个阶段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也能够得到落实,还能够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往德育工作更侧重于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大多数学生思想过于理想化。长久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这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人儿以德治班能够有效转变此种情况[1]。
        二、制定科学的班级制度
        针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而言,其执行以德治班的举措,可以班级制定为出发点,让班级的氛围更加活跃。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来实现,而首要任务是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其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民主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班干部评选时,班主任可采用民主制以及聘任制,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突出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其二,针对于学生来讲,他们要遵从于班主任的领导,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体现德育精神,将班级管理制度以及道德标准足够的体现出来。如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充分的发挥出了以德治班的最大价值,让班级管理工作达到最佳的效果[2]。
        三、树立榜样并给予尊重
        教师对班级的学习氛围有着重要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倘若教师方法合理有效,措施落到实处,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为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教师要将德作为首要,不仅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还需要多加尊重学生。教师要在班级中建立知书达理的正面形象,学生会对教师的正面形象进行模仿,如此教师就能够将班级整体的良好氛围带动起来。此外,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特殊学生要及时给以关怀和理解。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为师生关系不和谐。班主任老师没有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考虑问题。学生更不会立足于班主任的角度理解教师。这对班级的学习气氛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学习压力大,情绪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波动。


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要以学生的真实情况为出发点,对学生足够的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对学生给予理解和支持,才可以更好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在此阶段中,其一,班主任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二,班主任要执行以德治班,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让班集体迈向更好的方向而发展[3]。
        五、树立积极健康的班级精神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所体现着其独特的班级精神。其代表着班集体的学生和教师的优秀品质,更表现出了班集体的思想。对班集体的发展发挥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就需要有效塑造学生的班级精神。比如,教师可时常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团结互助的集体活动,教师还可以在班会上鼓励学生共同唱团结互助的歌曲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此《团结就是力量》,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团结互助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以班级利益为大,如此就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从而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六、温暖人心是以德治班的关键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他们在追求自由的时期却三点一线的生活着,与此同时在身心上已经发育成熟的他们面临着各种困惑,大部分学生都过的十分压抑,出现众多心理问题。例如失眠和焦虑等。在这个时期的他们十分脆弱,教师作为学生的教导者,就需要担负起责任,为学生提升更多的关怀和理解,同时这更是教师以德治班的体现。在主要执行上,教师要积极发展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就算没有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教师也需要营造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关怀。例如可在上课时让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表扬。另外,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教师需找其进行沟通,在交流中要以询问的方式,多鼓励,少责备。多询问就是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来了解学生成绩不稳定的原因,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帮学生找出原因。少责备,不代表不批评,如果只是懒惰的原因而引起的成绩不稳定,教师则必要加以有效批评,进而对其起到警醒作用。多鼓励就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鼓励,消除学生的焦躁情绪,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状态,更大程度的提高以德治班的时效性[4]。
        七、创建以德治班的制度体系
        班主任要带领学生树立以德治班的制度体系,让制度体系发挥出作用,其体系不但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还要规范教师的行为。比如,教师要放低姿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和学生彼此间强化监督,让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将以德治班为出发点,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下,让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教师更需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强化教师本身的德育水平,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淼. 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69(1):204-204.
[2]高泽宏. 高中德育工作中以德治班的实践策略[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7):78-78.
[3]岑梨. 行为示范,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6):20-20.
[4]陈启安. 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策略探究[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1):2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