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马德贵
[导读]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对于提高小学生精神文化水平有重要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不再重视古诗词的深入学习,我国号召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发展核心素养,古诗词的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所以统一开始使用部编教材,增添了大量必学古诗词,旨在让小学生充分接受文化的熏陶,重视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语文古诗词学习能力。所以将核心素养与古诗词教学相结

马德贵   四川省西昌市第十小学  615000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流传至今,对于提高小学生精神文化水平有重要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不再重视古诗词的深入学习,我国号召学生全面发展,着重发展核心素养,古诗词的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所以统一开始使用部编教材,增添了大量必学古诗词,旨在让小学生充分接受文化的熏陶,重视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断提高语文古诗词学习能力。所以将核心素养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共同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83-01

        引言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依然历久弥新。与其他的文体不同,古诗词句式整齐、韵律优美、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等。通过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素养,也促使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承担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面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价值,优化和更新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不利于学生开发智力和想象,也不利于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养成。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方式方法改进中,教师应该更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分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要求各小组做好准备,并且要求各小组自己讨论这首诗的主体情感、主体翻译以及相关拓展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并给予指正评价。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收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关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古诗词文化积累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古诗词教学更适合应用分组讨论教学模式,因为古诗词篇幅较短,且作者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对三四年级已经具备一定语文基础的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并不困难。小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二、朗读教学,体会古诗词意境美
        古诗词寥寥数十个字,却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深渊的意境,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


古诗词还具有极强的韵律感、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全面加强学生朗读学习,使得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同时,在朗读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转换语调、发挥想象力等途径,将自己代入到诗人的时代背景下,用心感悟诗人赋予的情感,更好地感悟古诗词的深原意境。以《山居秋暝》古诗教学为例,教师就指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的途径,对这一古诗字里行间中蕴含的美感进行感悟,初步感知这一首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等;接着,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和背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身的体会,对雨后山林的寂静和悠远进行体会,进而对诗人笔下的秋季美景进行体会,更好地感悟诗人的心情。
        三、注重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在任何一首古诗词的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单个字词的意思,还需要感受诗人在写诗时的心境、情怀以及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对于各种文化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赠刘景文》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首诗词中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写作手法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境和情感。因为诗人在写诗词时,通常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不同的意象之中,所以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分析意向及写作方式,表达技巧都十分重要。经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会足够的意象特点含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古诗词。在诗人的眼里,任何一种花草树木,大海河流都能够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可以从《游子吟》这首诗词的意象中体会到作为母亲的不舍和无限的关心。每一首诗词背后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有喜悦,有不舍,有忧愁,有想念。每个字词中都流露着诗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逐渐真正感悟。《浪淘沙》中,诗人仕途失意,不受重用,尽管多次被贬,却一直不畏权贵,而诗句“如今直上银河去…”表达了诗人依旧向往田园生活,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点出刘禹锡对于田园生活的渴望还要点出对于权贵的厌恶。适当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老师听的模式,用来检验教师的授课是否有效,学生是否听懂。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加强学生听课的专注度以及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
        结束语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发挥古诗词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的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爱上古诗词,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进而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古诗词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宋蒙蒙.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92.
[2]林海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华夏教师,2019(34):24-25.
[3]郝益群.核心素养理论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J].读写算,2019(1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