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汤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汤昕
[导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数学综合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并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遵循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精髓,将其合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

汤昕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新河小学  2362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数学综合能力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并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做到与时俱进,遵循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精髓,将其合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13-01

        引言
        小组学习是指完成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进步,团队的成员负责各自的职务,明确分工,相互沟通,负责接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成员间的信赖度。小组共同学习已成为改变教师教育方式、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主要教育方法。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分组,如何分组才能使效果最大化是教师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例如,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效果,只有学生之间性格互补,学习效果互相激励,才能达到组间合作,共同进步的效果,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提升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应当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教师就让前后桌六位学生成为一组,但是这种分组方式简单但存在弊端,因为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一般为前边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后边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分组方式就导致小组之间难以促进提高,可能学习成绩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些,但差生小组就差强人意了,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分组,例如,在教授认识厘米、分米、米时,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起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分组时,可以在每个小组内安排学习成绩存在层次,性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同学,让他们之间性格互补,成绩互补,这样才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帮助理解能力弱的学生,他们在课下也可以进行讨论学习,结对帮扶,既可以提高成绩,又可以弥补性格缺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团队构建优化之后,要让团队成员都充分明白一些问题: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一个目标?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地方?大家如何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团队学习任务以及个人的学习成果将以什么样的科学标准来衡量?然后,充分把小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自主自动的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任务明了的合作小组各个成员,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全力提高团队整体学习能力。老师做为巡视员和引导者,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及时的纠偏引导,指导学生提升合作能力。对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老师需要引导他们多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多思考如何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要想办法让他们发挥更大的用处,既能提高自己,更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三、全班交流评价,教师适当小结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创建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竞争的教学机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充分尊重所有学生。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还应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得所有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学习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注意耐心讲解,针对大多数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以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可根据小组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奖励或者批评。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做好汇报工作,同时还应针对合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观察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然后设置多个奖项,包括“共同进步奖”“最佳沟通奖”等,对小组起到激励作用,使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改变小学生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对集体学习的理解,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教育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通过相互沟通、交换意见,培养学生消除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设定的目标必须要容易分解,以确保团队成员的参加,在明确任务后,学生可以减少弯路,避免盲目学习,取得效果,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J].考试周刊,2020(58):67-68.
[2]王平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02):163.
[3]沈洁.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