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润心,做有温度的农村校长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谢志盟
[导读]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农村校长,要不忘初心,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不渝;更要以德育为工作的中心,用爱心唤醒教育,用温度呵护教育,做有温度的校长。

谢志盟    丰顺县三友中学  514300
【摘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作为一名农村校长,要不忘初心,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不渝;更要以德育为工作的中心,用爱心唤醒教育,用温度呵护教育,做有温度的校长。
【关键词】以德润心   有温度    农村校长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08-01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从笔者躬耕乡镇农村学校多年的经历来看,这是大实话;这也是笔者始终不忘初心,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做一名有温度的农村校长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校长,尤其是师资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的校长,该如何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呢?这就要求农村校长高层次站位、躬耕实践、以德润心,努力做一名有温度的校长,切切实实做好、做实、做优工作,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立足农村,以德暖人
        一位有温度的校长,身边始终环绕着两大群体——学生和教师。众所周知,农村教育呈现如下严峻的问题:城乡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育明显落后于城市教育。应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农村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由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揭示,留守家庭中普遍存在亲子关系疏离问题。因为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创伤,性格也变得较为孤僻,学习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笔者所在的学校——丰顺三友中学就是一所农村中学,其中留守儿童就占了一半。以上状况对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雪上加霜。
        教育随着时代在革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着时代不断变换,新时代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抓好青年学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工作,用“心”用“爱”暖学生。校长是教师队伍的领头人和管理者,这就要求校长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师生。
        爱教育,爱教师,爱学生始终是农村校长的三大工作主题。在三友中学,笔者始终在生活和工作上真诚地关心老师,当然,除了人文关怀,笔者还注重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让教师们体会到民主的管理。“教育者必须呵护学生的童真,尊重学生的个性”②。学校也尊重教师的特长与个性,给教师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有温度的校长应给教师专业关怀,给教师德能双馨的大气”③,我们想方设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学校开设了“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大家的合作用力下,学校愈加完美了。
        综上所述,农村校长开展德育工作,必须立足农村,以德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爱心唤醒教育,做一个温暖的校长,以温暖呵护教育。
        二、融入生活,以德润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立德树人不是僵硬教条式地说教,它应该融入日常教育生活的点滴之中,故此,我们要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融。只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衣食住行玩学等方方面面都充满了浓厚的德育因子,生活到处都可以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品味道德的魅力与美好。
        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开展德育工作需要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农村且留守儿童占了一半以上,这样的学校要开展德育工作并且要取得良好成效比较困难。但是,笔者另辟蹊径,将德育融入生活、回归生活,使德育过程变得生动而有活力,学生道德素养全面提升。
        笔者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农村校长,将德育融入生活,在生活细节中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可以借助各种活动仪式的力量,让学生在仪式中感悟成长。初三的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拼搏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让他们明白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重阳节时,组织学生帮村里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陪伴老人等活动,建设践行感恩的“无墙”德育课堂。植树节时,开展“我为地球添点绿,一人种一棵树”的植树活动,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这就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生活当中了。
        笔者带领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博学、勤思、力行”的校训,秉持“努力做明德向上向善的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好人”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关注学生的积极的德育要素,使学校德育变得灵动有趣,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品质。例如,2019年,我校八年(1)班的谢佳美同学和八年(2)班的谢远清同学上学经过仓下村路段,看到了一耄耋老人躺在沟壑中,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帮助老人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点赞,他们的行为也实实在在地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就是学校生活德育工作开展收到良好成效的表现。
        有效的德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做一个温暖的农村校长,将有效的德育融入学生生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历德育的教化,其心智、品格皆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升华。
        三、积极创新,以德塑人
        “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堆积、智育传授,而是人类智慧的启迪,是一种精神成长、见识增长的过程,教育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教育方法不当,事倍功半。”④做有温度的农村校长,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摒弃说教式的德育模式,寻找适合农村学生德行成长的德育道路,这需要农村校长们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另辟蹊径,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以别致的德育工作方法,唤醒、温暖、呵护教育,以德塑人。
        基于农村的教育情况,我校建设了“三友书吧”、“三友书画”文化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橱窗、三友微笑墙,精心打造了楼道文化、班级文化。德育工作可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例如: 秉承“心存善意、感恩之心,成为一个知善感恩的人”的德育理念,形成“感恩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的主题教育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感恩”可学可感可行。譬如,“感恩父母,感受亲情”主题感恩教育,可以举办以下活动:1.征文活动:写一篇亲情作文,进行评比。2.爱心家庭作业:为家里做几件家务;给父母捶背、洗脚;给父母过生日;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等。3.举办写一封家书活动。
        善于发掘乡土资源,形成学校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可以尝试进行“德育主题教育进课堂”改革探索,将时政、法制、安全教育、心理、乡土资源和人文探索类知识引入课堂,如组织学生观看《论语》《弟子规》《烧火龙》等知识教育片。另外,还可尝试以丰富多彩的师生活动为载体,开展足球兴趣小组、举办松竹梅文学社社团活动、举办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引领农村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明德向上向善,在成才中勤奋博学,让学生在有温度的教育里成长。
        作为一名农村校长,巧妙地开展德育工作,以德润心,善做一个有温度的人,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努力打造现代校园,其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G].外文出版社,2020
[2][3]黄飞.办一所“有温度”的乡镇学校[J].广西教育,2017
[4]孙良.讲好德育故事,提升道德品质[N].中国教育报,2019-7-3(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