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困生语文读写水平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龙吉英
[导读]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是对汉语的系统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想要学好语文,必须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吃力,跟不上课程节奏,导致语文较差,因而针对学困生语文读写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事情。

龙吉英    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是对汉语的系统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想要学好语文,必须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吃力,跟不上课程节奏,导致语文较差,因而针对学困生语文读写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教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学困生  语文  读写水平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27-01

        在对学困生语文读写水平的提高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的困难点在哪,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明白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日常进行读写水平的培养,不放弃任何一个学困生。让学生都能学会学习的能力,在以后能更加轻松的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的能力。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
        1、家庭因素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无法更好的学习。现在的社会因素导致,学生家长多因为工作,赚钱太忙碌,对孩子没有时间管教,再加上学生意志力不强,课余时间不学习,长此以往,学习能力自然会跟不上。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学习没有用,觉得没有学习一门手艺或者去做生意实在,就不督促学生学习。另外一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学生为留守儿童,日常生活都无力管教,学习好坏更是都不了解。
        2、学校因素
        学生的学习范围有限,除了家庭就是学校。有的学校教育方针偏差,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以成绩来进行分班,换座位。长此以往,学困生看不到希望,失去学习的信心,而且如果周围都是学困生,学困生想要学习会变得更加吃力。
        教学老师在学生成绩,升学率的压力下,本着多数学生学会的原则,以多数学生学习的进程为准,对学习困难学生跟不上教学而不予理睬。实际上,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慢慢脱离教学进度,最终成为学困生。
        3、学生自身因素
        除了家庭、学校、老师这些外部因素以外,学生自身原因为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中没有自我约束能力,很多学生,有种学习是给老师或者家长在学,一但没有监管他的人在,就放任自我,“开小差”,交头接耳。
        (2)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老师留下的课堂作业,不认真完成,而是直接抄同学的,或者抄答案。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甚至捣乱课堂,有逆反心理。
        (3)学习方法不正确。对学习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会总结知识,运用知识点。



        二、提高学困生读写水平的策略思考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谈一谈怎样在语文方面提高学困生的读写水平。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深入学习。
        首先老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亲切,喜欢,喜欢老师,进而更加喜欢语文这门课程。还要尽可能让课堂变得有趣生动,比如在一年级语文《小兔子乖乖》的学习中,让学生以自荐的方式,分别扮演小兔子,小兔子妈妈和大灰狼,在讲台上以表演的形式完成课文的讲述,表演过程中的搞笑诙谐会引来哄堂大笑,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想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必须有大量的阅读为基础。日常课堂中,每天固定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长期的锻炼下,能静下心来阅读,慢慢对阅读感到兴趣。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籍,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故事名著等等,阅读本就是吸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无形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像孔融让梨,刻舟求剑、井底之蛙、狐假虎威等小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或者把故事告诉学生,每天一个人,上台讲述提前准备好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并写下感悟。对讲述流畅,有感情的学生以及感悟写得到位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活动中使得课堂有趣,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阅读能力。
        对学困生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可以个别进行辅导,对他们不懂得地方及时进行解答。当他们有进步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予他们好好学习的动力。在阅读方面,给学生建议,给出建议阅读的书,建议阅读的时间,在小推动中带动学困生积极性。
        3、进行写作方面的练习
        写作难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学困生的基础能力薄弱,要通过每天不间断的练习来提升。比如,可以让学生每天用课堂中学到的来写日记。在学到《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出现了“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样的排比句,课后让学生活学活用,每个人也写出一个排比句。学生小明这样写到“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聊天,有的做作业,有的擦黑板。”在简单的练习下,日积月累的长此以往,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除了课堂的学习,还要带学生走出课堂,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多一些经历,在写作中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在学校举行户外活动中,让学生对身边的事情留心观察,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写出此次活动的感悟,让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对写的较好同学的文章进行传阅或者朗读,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是怎样写作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角度。
        总而言之,提高学困生语文的读写能力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丰富课堂学习,趣味教学,通过阅读能力的积累,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会芳: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科学咨询(科学管理)  2020年(10)
[2]梁美芳:农村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8)
[3]原瑞婷:浅析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有效策略.发展导报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