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范吉生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范吉生
[导读] 伴随着技术发展而来的是教学工具的革新,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形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冲击。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具有共享性、多样性特征的课堂,将信息融入声影图文之中表达出来,在形象化教学之中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赋予传统教学更多直观、具体、生动、立体的特征,为初中数学教学增添色彩,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范吉生      太和县李兴镇中心学校  安徽  阜阳  236635
【摘要】伴随着技术发展而来的是教学工具的革新,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日趋明显,形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明显冲击。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具有共享性、多样性特征的课堂,将信息融入声影图文之中表达出来,在形象化教学之中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赋予传统教学更多直观、具体、生动、立体的特征,为初中数学教学增添色彩,促进教学质效的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23-01

        引言
        初中数学知识是比较复杂、枯燥无聊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整个课堂变得呆板沉闷,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心理。而采用信息化教学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景,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能够帮助教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一、探究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较多,重点与难点也较多,其逻辑性极强,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学习难题,学生也会产生畏难、厌烦等学习心理,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处。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信息化教学能够将数学抽象性内容进行弱化,减少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处,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受到数学探索的乐趣,学生会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习题类型多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数学思维能力将会直接决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化网络中包含更多的数学知识内容,不同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学生都能够在信息教学内容中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知识内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为自主,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灵活。信息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更为自由,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知识,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水平也能够得到提高。



        二、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一)利用微课有效提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效率
        教师要讲解下一堂课知识点时,可以进行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自主地下载微课视频,进行高效的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微课视频要展现下堂课要讲学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知识点概念,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或掌握,在微课视频最后,可以布置一些概念性的预习作业问题,这些问题不宜过简单也不宜过难,太容易的题达不到检测预习成果的效果,太难的题目会让学生失去自信心。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进行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如果学生无法做出这些习题,就可以先自我反思自己预习的时候是否认真,题目的难点在哪等问题,然后再通过暂停回看,重复播放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反复地进行理解,对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先记录下来,在下堂课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重点关注,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做完的课前预习作业题目要及时地进行批校和批改,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思路与给出的标准答案和思路完全不同,那么就可以先自主地通过思考充分地理解,如果还未能做出来,就可以留到课堂上进行探讨研究。
        (二)活化习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题海战术”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教师纷纷开始探索题海之外的教育模式。但是,不得不正视的是,题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缺少了习题,数学教学就如无基之房,摇摇欲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习题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平衡,稍不注意就陷入“题海战术”的困境之中,让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热情。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习题转化为生活化的情境,并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呈现,让静态的习题动态化,赋予习题更多的生命力,充分彰显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之中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习题的解答,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评估形式,重视过程考核和信息化考核
        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方式过于传统,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转变评估形式,以学习过程和信息化作为考核内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整体评估,进而对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细致划分,并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优点重点培养,对学生的缺点加以正确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运用信息化考核能够节约更多的时间创设高效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对此,学校要完善信息化考核体系,将其运用到教学评估中。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创新,让这种教学模式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卢倍齐.初中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原则和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高红星.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3]刘金亭.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0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