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杨永菊
[导读]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契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为此,本文从群文阅读的内涵、重要意义出发,着重对提升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析。

杨永菊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红岩寺中学  陕西  商洛  711401
【摘要】群文阅读是新课改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方法,它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与新课改的精神相契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为此,本文从群文阅读的内涵、重要意义出发,着重对提升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60-01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群”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1]可见,群文阅读思想是开放式的,教师可以围绕所选的议题,选择不同的文章组文,并通过和学生讨论来进行新的知识构建;其次是探究性的,群文阅读过程中,没有固定答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学习,深入了解各类文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此,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与总结,就提升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如下。
        1认知群文阅读价值,奠定群文阅读有效性基础
        1.1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的实践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为群文阅读?群文的议题是什么?如何选文?如何寻找关联点?如何组织学生活动等。在群文教学的实践中会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都需要教师主动、积极研究解惑。在钻研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素养、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型。
        1.2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教学中,师生能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风采,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提升精神境界。
        1.3群文阅读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运用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更加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渠道搜集信息能力、观察感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注重实施策略多样性,确保群文阅读有效性
        2.1选择文章是基础。群文阅读教学改变了单篇教学的单一性和局限性。部编教材在选文上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选文还强调多样性,语文性,适用性。这些文章可以是课内文章的整合,也可以是课内课外的整合。
        2.1.1课内文章巧组合。如,课内名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文章的作者均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有兼济天下,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操。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两篇文章整合为“积累型”文本。


由知识到情怀,由思想到生活,引领学生在名篇光芒的辉映中,领略传统文化文字精美的魅力,更使学生领略“古仁人”和“迁客骚人”的高洁志趣,旷达胸襟。从而使他们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积淀人格。部编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经典美文,老师要善于发现不同文章之间的相同之处,巧妙设立关联点进行整合,达到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阅读速度,综合信息的能力。
        2.1.2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整合。笔者在尝试群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主题精心选择文章。①以作者为中心选文。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选择的时候,可以从教材文章的作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相应文章的搜寻。对于文学大家而言,他的文章都有一定的风格和特色,教师想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特色,就可以结合他所写的其他文章入手,从而形成学生深刻的认知。比如,《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我就选择老舍先生所写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等文章,来展开群文阅读活动。②以文体为中心选文。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应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从文体的角度入手,来选择相应的文章阅读。所谓的文体的角度,就是让教师通过判定文章是属于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的形式,从而找寻相应的文章让学生一同阅读。如,部编九年级上册涉及两单元议论文,笔者在教学时将这两个单元的议论文都糅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就行程了古今中外时间上的跨度,让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学习的过程中行程丰富的学习感受。 ③以“人文主题”为中心选文。从教材的角度看,在现在的编排设计中,主要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所以在选文时可按内容类型进行整合。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关于父亲的文章有很多,但是针对初中生的水平来说,笔者主要选择了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父亲的病》、莫言《父亲的严厉》、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等文章。④整合阅读教学目标选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文章的具体主旨内容出发,根据阅读目标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实现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最优化。以《曹刿论战》为例,我在进行这一课堂教学活动时,因为本文的主要是谏言为主,所以教师可以将本文与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整合一起,形成群文阅读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的主题,并形成一定的说话技的艺术。所以说,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实现有效的整合的。
        2.2确定议题是关键。议题质量决定着群文阅读的质量,一个好的议题能推动教学环节使之更为顺畅。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尽可能给学生选择好的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笔者在上九年级上册现代诗歌整合教学时,巧妙地贯之以三个议题:朗读•求同,体会诗人表达爱的方式;比异•仿写,比较每首诗选用意象的不同之处,选择你喜欢的一首仿写;联通•创写,自己选择生活中的一个意象创意性的写作。带领学生走向了一个充满神奇的诗歌世界,也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
        2.3设计环节是重点。确立选文后,又该如何具体实施群文阅读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而为课堂上实际开展的群文阅读活动的奠定基础。以《孔乙己》教学为例,我在进行这一篇文章的群文阅读的时候,从文章的内容出发,从而选择和它相类似的《变色龙》《范进中举》《窗》《洗手间里的晚宴》这四篇文章,组合成为群文阅读的中心。在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这种小说类型文章的要素及其相关文学常识形成一定的理解。然后在立足基本文学知识基础上,教师在给学生一份表达,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之后,完成表格中的内容。然后教师在让学生以平常所用的小组为单位,针对自己所喜欢的小说文章,来谈谈其中最为精彩的片段,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到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课程学习拓展。
        总之,通过实施群文阅读活动,学生阅读能力自然能够得到强化。作为一个行走在群文教学路上的探索者,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群文阅读活动的创建,深入的去研究和大力推广群文阅读,推动群文阅读课堂发展,有效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语文综合核心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