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张华
[导读] 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合理的使用必然会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促进。由此在展开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到信息技术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只有将它们进行链接,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充满实效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张华   太和县建设路小学  安徽  阜阳  236600
【摘要】伴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合理的使用必然会对生产以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促进。由此在展开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到信息技术和日常工作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只有将它们进行链接,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的教学充满实效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54-01

        引言
        为了紧跟国家新课改需要,各个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者,当积极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合作探究,从而适时地解决一系列学习问题,形成更强的自信心和更完善的知识、技能。至于如何将生活化元素有效地贯穿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具体方法会在后续有机延展。
        一、当前小学信息化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信息化技术教学不受重视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在小学开设的时间并不长,是作为一门辅助课程存在的。虽然目前课程改革不断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在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认知中,语、数、英仍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当临近考试或学时紧张的时候,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仍会被大量占用。
        (二)硬件设施不完善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的限制,很多小学没有能力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或者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只能沦为空谈。
        二、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
        (一)借助生活素材,优化学习形式
        对于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课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如果仅仅基于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发掘宝贵的教学资源,由此可以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实现经验的积累。除此之外,在提升信息技能的同时,教师同时还应当充分意识到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来说,充满着典型的多样性特征,所以可以有效链接生活,既能够实现对教学形式的丰富,同时也全面激活学生对其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多元化生活类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操技能
        信息技术拥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征,但相关课程内容又显得较为繁琐,尤其是小学生学起来,压力和难度较大。因此,教师不单单要传授给他们适量的知识点,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范畴,同时更应该倡导这类群体积极地展开实践操作。


特别是处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信息技术指导教师,当在课堂中大力地融入生活实际,令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从而基于此来分析和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难题,切实做到服务学习和生活。
        (三)结合生活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学生上课的兴奋程度,而学生上课是否有积极性、是否兴奋程度较高取决于他们对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一般情况下,贴合小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不仅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理解上也没有障碍,有益于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导入课程。如:在学习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网站、登陆网站、浏览网页、收藏网页这一课时,分析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爱好和兴趣所在,可以让学生通过百度搜索“中国儿童资源网”,登陆“中国儿童资源网”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频道,包括:绘画、故事、视频等,然后发现自己喜欢或对日后学习有帮助的网页,让学生通过“收藏”按钮进行收藏。由于小学生普遍对电子音像等充满了好奇,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电子产品,通过这种课程导入方式会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强烈兴趣。
        (四)分析和处理生活类问题,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学校提倡小学生平常多写日记,在记录美好生活瞬间的同时,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文笔,可一些小学生也喜欢将个人的小秘密记录在日记当中,又不想被父母偷看,到头来,开始敷衍了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写日记,诸如在qq空间中写私密日志等等,这些不仅可以避免家长偷看,又可以加强信息技术和语文等学科的整合,进一步赢得更加全面和优质化的教学成效。在进行“文章的删除、移动和复制”课题内容教学过程中,为了令小学生及时掌握word中的文字处理和文章编排等功能,进一步熟练使用复制、粘贴、剪切等按键,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考虑在空白文档中加入一段话,并激励学生来进行妥善布局,包括统一调整文字的大小和编排位置等等。持续到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基础技能后,再要求他们在课后家中的计算机中设置文件夹和访问密码,并在当中加入word文档,专门用来写日记,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锻炼更深层次的语言表达技能,形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把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生活
        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如果不用在生活中,知识就是空洞的,只是一种理论,信息技术是一项实用性的技术,如果把它运用在生活中,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它也就发挥了最大的效用。虽然小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虽然浅显、粗略,但如果能启发和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会启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
        结束语
        总之,就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还要链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以生活的角度理解信息技术,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生活的重要功能,为日后深层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吴晨.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设计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11):151-152.
[2]刘悦.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4):86.
[3]张倩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教学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20(1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