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习兴趣 谈俊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谈俊
[导读] 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学习理解其他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政策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将教学的侧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之中。

谈俊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杏坪镇柴庄小学  陕西  商洛  711404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语言文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学习理解其他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政策强调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将教学的侧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地投入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之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42-01

        小学生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这样的客观情况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新课改政策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主要原则,采用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学者鲍门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得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诙谐的语言、脍炙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涵的哲理。
        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以底,不相方设法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依旧是无动于衷。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切,才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对某位老师情感越好,就越爱听某位老师的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屋”。相反,学生和教师有隔阂,就会讨厌教师教的课。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真正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后进生,不另眼相看,不侮辱歧视。要尊重他们,一视同仁,甚至用更多的耐心和更多的情感去温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脉搏,抓住了他们的兴奋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标准》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三、培养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
        四、做好学习评价,增进学习兴趣。
        学生在通过艰苦的学习劳动之后,总想早一点知道其学习结果如何,还特别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另外,评价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个性偏弱、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尤其不应严厉批评。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对教师评分持正确态度。要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要避免单纯分数观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教育作用。
        五、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并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合作探究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以及微课教学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和死板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为学生布置带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从而对语文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大多是书面形式,很多学生会将其看成一种压力和负担,这样的情况会使得学生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无法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因此,教师可以一改传统课后作业的形式,对课后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使课后作业的形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书面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乐于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之中。
        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语文课。这样,才能激起他们高昂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