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藏区小学计算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郎衣初
[导读] 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甘孜州藏区小学阶段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立足学生的个性品质,找准教学切入点,以有效的兴趣培养直观的教学方法,引领数学思维渗透,使学生循序掌握数学计算的有效方法,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郎衣初   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河口片区寄宿制学校
【摘要】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甘孜州藏区小学阶段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立足学生的个性品质,找准教学切入点,以有效的兴趣培养直观的教学方法,引领数学思维渗透,使学生循序掌握数学计算的有效方法,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思维品质;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74-01

        一、 引言
        甘孜州藏区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顺应学生学习心理,建立浓厚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在甘孜州藏区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让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可以深入思考,灵活转换,提升学生的算用结合意识,让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可以有效发挥。
        二、 甘孜州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生智力发展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水平之上,这里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处理抽象观念,及在积极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强的适应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让学生生硬地接受数学的思想观念,而是让学生能够借助已经获取的数学知识,形成处理问题的技能,这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比简单的数量关系计算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在甘孜州藏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空间,让学生自主去思考,有效内化整合和运用,依托思维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学生不管遇到何种问题,都具备较强的智力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而言,他们本身掌握了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对于课堂的教学控制能力也非常强。但是上好一堂数学课,不是要让学生完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启发,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依托数学学习,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开阔视野发展认知,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去记忆知识,因此要能有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基本概念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思考如何才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索积极认知,如何以有效地设问和解答,使学生思维品质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是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提升教学时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妥善地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才能够为数学课堂带来更多朝气与活力。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精神,让它们具备善于思考的洞察力,有机整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不断创新突破的严谨治学精神,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人才的全面发展,使核心素养理念扎实落地,将小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数学学科时代性、思想性、学科性的特点,凸显出了核心素养价值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指引,科学完善数学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学生当前的学习,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可以积极运用数学计算的相关知识,推进综合性学习,以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 甘孜州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思维引导,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计算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首先,学生要具备浓厚的数学探究兴趣,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和发展,同时,学生本身对數学研究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向纵深层面不断拓展,使学生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够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才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也能稳步提升。因此,要想在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投入数学计算的兴趣。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不是让学生生硬地去接受一些算法引导,而是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探究和思考,如何才能够巧妙解答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应用意识才能够被深刻调动,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也能够更加全面而具体。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直接对数学的一些算法和思维有机理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情境,为学生创建一定的学习探究范围,让学生们可以积极理解,主动探究,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教学,还能够更好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之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数学思考的兴趣更加浓厚。
        2. 开展游戏互动,激发学生进取意识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简单枯燥的计算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能够运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数学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依托比赛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如教师可以把需要计算的题目罗列在一起,以开火车计算的方式让学生们依次计算,看看哪个小组答得又对又快。这样一种做题方式生动有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被有效调动,而且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也能显著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数学计算与小故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边听故事,边学数学,掌握灵活的数学思维方法,深度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整合信息有效思考
        在甘孜州藏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信息一般是多个方面的,其中很多信息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哪些可以应用,哪些可以舍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有效分辨,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条分缕析地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直观理解,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信息提取意识。
        (三)立足方法引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数学上很多问题不只具有一种解决方法,用多种方法都能够获得理想的答案。同时对于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开展思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有效整合,学会灵活运用数学思维。
        四、 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的培养,同时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引领,教会学生灵活掌握数学方法,运用数学思维,在对比观察中让学生总结出计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算法的丰富内涵,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黄瑞林.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谈[J].内蒙古教育,2018,754(18):70-71.
[2]郜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16):69.
[3]方芳.追寻刹那间的思维光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8(17):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