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教师对幼儿核心经验的观察及评价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于蓓蓓
[导读] 游戏是链接幼儿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组建角色游戏活动则是幼儿园特殊的教育指导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们,并且要做好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教学指导工作,推动幼儿园基础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于蓓蓓   新疆阜康市第三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链接幼儿教师和学生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组建角色游戏活动则是幼儿园特殊的教育指导方式,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了解孩子们,并且要做好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教学指导工作,推动幼儿园基础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73-01

        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其教学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非常强,主要是由孩子们自己通过摆弄、操作各种学习资源来达到获取知识,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教师需要一边观察学生的角色活动行为、规律和特点,一边改善、修正教学方法,来达到预定的幼儿教育效果。
        一、根据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角色学习材料
        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构建,需要以教学材料作为基础,另外教学材料的投放并不是盲目的,它需要的教师充分考虑到不同孩子的学习能力、行为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多个方面,比如,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大班孩子,可能在跑跳方面更加擅长一些,所以,我们不妨对此多组织一些体育类的角色游戏,以组织体育活动为基础,做好教学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是否存在团队合作的现象,以及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形成团队合作之势等,找到原因,便于我们今后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指导。而对于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孩子,则不妨多投入一些角色类游戏材料,让儿童自己去制作游戏头饰、服饰等,更使其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口语水平也随之提升。
        二、择取观察对象,调整教学材料供应模式
        想要组织好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除了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工作以教学观察外,还需要幼儿教师具备随机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敏锐的观察和成熟的分析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促使区域活动正真成为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须知,观察是游戏准备工作的基础,也是介入幼儿游戏的前提。教师要适时择取观察对象,有效调整教学资料的供应模式。比如,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制定观察要点,然后明确观察方向。具体来说,就是将全班幼儿教学观察和个别幼儿案例观察结合起来的方式,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以及情绪的变化等,然后及时通过必要的沟通,消除幼儿的消极心理,杜绝幼儿教育不和谐因素。



        三、师以游戏者加入,起到示范作用,适时培养幼儿同情、照顾的亲社会行为
        我常以“病人”的身份来“国医馆”,适时指导幼儿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产生对病人的“同情”“关心”、“照顾”等亲社会行为。一次我故意一瘸一拐地对“医生”说:“我的脚扭到了,医生你能帮帮我吗?”,“医生”赶忙搀扶我坐下,拿起按摩器就开始工作起来,我及时对他的工作表示肯定:“真的好多了!谢谢你,医生!”“医生”马上露出可爱的笑容:“不用谢!我的外婆也常说腿疼,回家我也要帮外婆按摩!”我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在了解幼儿游戏水平的基础上,找准时机给予恰当的指导,能使幼儿游戏取得很好的成效。教师是游戏环境的提供者、组织者,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把握角色游戏的方向与进程,密切关注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表现,根据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目标,保证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
        四、教师在角色游戏进行中指导行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的一种自由自主活动,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最常用的还是一般指导的方式,采用深入指导的教师不多,能够发现深入指导契机的教师更少。
        改进建议:教师对亲社会行为指导应多采用深入指导的方式,教师的深入指导能够引导幼儿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指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做好游戏活动反思,将指导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多动脑多积累,慢慢的就能够建立起对亲社会行为指导的敏感状态,有利于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式指导幼儿的行为。
        新的教育观指出:幼儿教育应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培养他们终生受益的品质。象同情、友善、分享、合作、谦让、帮助、尊重,以及现在特别强调的诚信这些亲社会行为是未来社会的人必备的品质,因此我们应从小注意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年龄小,缺乏帮助别人、与人分享或相互谦让的经验,以至与他们在与人分享、帮助、谦让方面出现问题。这时候教师应做一名有心人,要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有效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文军.让幼儿主动地学习[J].学前教育研究,2001(5).
[2]张博.论儿童的学习方式[J].学前教育研究,2001(1).
[3]邱学清.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