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吴磊
[导读] 在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将环保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成为地理教师面临的又一难题。笔者针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以下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渗透方式,以期强化初中生的环保理念,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吴磊   贵州省晴隆县碧痕镇碧碧痕中学  贵州  晴隆  561411
【摘要】在我国环境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将环保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成为地理教师面临的又一难题。笔者针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以下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渗透方式,以期强化初中生的环保理念,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70-01

        1重要性分析
        在社会经济的建设中,众多行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的破坏,大自然通过雾霾、全球气候变暖等方式,给与我们已警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又带来了局部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部地区荒漠化、沙尘暴频发等。特别是一百多年来的人口大“爆炸”,造成大气污染、气候异常、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灾害频发。第二,人类对环境的污染触目惊心。如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北京雾霾、日本水俣湾汞污染事件等等,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与地球环境直接联系的课程,教师必须把地理教学和环境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如何加强环保教育呢?下面结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的实践和体会与同行做一些探讨。
        2渗透策略
        2.1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提供了许多和环境有关的知识,如:世界气候、世界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自然资源中土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环保作用和利用现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地理教师应利用这一学科优势融入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地理这一学科成为“环保”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地理知识,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如我在讲授黄河的治理时,先讲清楚黄河的基本情况: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再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黄河危害的资料图片,分析“地上河”产生的原因和忧患。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两岸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根治水患黄河,开发黄河水利”这一化害为利的巨大变化。还应引导学生讨论,近年来黄河除了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外又出现了水资源紧缺、断流频频发生、水污染加剧等诸多新矛盾,最后请同学们为治理黄河献计献策。
        2.2组织环保实践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掌握观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基本技能。在教育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针对性强,效果更为显著。有很多与环境有关的重大纪念日,如“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在这些重大的纪念日,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3把环保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树立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并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思想。如近年内蒙古、北京等地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和危害,在教学中就以这一环境问题为主题向学生详细介绍沙尘暴天气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巨大危害,进而提出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组织学生游览附近的风景名胜,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以增强学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基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就是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又使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结语:在我国大力提倡环保的理念下,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应渗透环保意识,将地理知识、环保理念、生活三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并将环保教育贯穿到地理教学的全过程。环保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成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公益环保活动,强化其环保意识,建立民族使命感,与环境保护的危机意识,以此实现环保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J].赵富霞.山海经.2015(21)
[2]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渗透环保教育[J].彭恩华.文理导航(上旬).2013(11)
[3]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的研究[J].古颖.赤子(上中旬).2016(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