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良班级氛围——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文化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蒋丽华
[导读]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一过程中传统教学理念被淘汰,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优化,生本教育理念随之诞生。初中学校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教学时比较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中班级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其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并建设优质班级文化。

蒋丽华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浦中学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一过程中传统教学理念被淘汰,教学理念逐渐得到了优化,生本教育理念随之诞生。初中学校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教育教学时比较注重建设校园文化,在初中校园文化中班级文化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注重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在其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并建设优质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氛围;生本教育理念;初中班级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1-02

        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实施的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并依靠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初中学校在建设班级文化时,需要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营造一个和谐、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有有效渗透文化德育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因此应注重德育内容的渗透。
        一、生本理念下初中班级文化德育渗透的意义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在这一阶段进行班级文化德育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班级中,班级文化是核心内容,是学生在长期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形成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方面的独特班级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指的是班级中打扫卫生,书写板报,摆放桌椅等物质情况;精神文化指的是具体规定行为,比如学习风气、考试风气和课堂氛围等表现。精神文化看得见却摸不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是重要内容。建设班级文化时,班级学生是德育教育主体,只有学生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才有利于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尽快融入到优质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可使班级更具凝聚力,营造良好的考试风气、学习风气以及制定相应行为准则等,使学生能够更加规范自身言行,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1]。
        二、通过班级文化德育渗透打造优良班级氛围的策略
        (一)以班会形式渗透德育内容
        初中班主任通常会以开班会的形式来建设班级文化。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能够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学生根据班会主题深入讨论,这一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班会主题,领悟其中的含义,基于此,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和优质班级氛围。班主任在开展班会时,确定相应主题,然后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例如爱国、尊老爱幼以及诚信等主题,学生围绕主题来讨论,可潜移默化地形成爱国、尊老爱幼以及诚信等良好道德素养,以此整顿班级风气,使学生心态能够更加积极向上。例如在以诚信为主题开展班会时,班主任可借助学生学过的历史事件,来导入关于诚信的话题。像是商鞅的故事,班主任可讲解这一历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自古以来就有,在这一基础上引入现代社会诚信故事,由此展现出诚信由古传承至今的道理。


班主任可引导学生探讨诚信的传承,总结出诚信行为有哪些,为什么可以流传至今,学生讨论过程中会更深刻的认识到诚信品质,学生会对于诚信行为以及其重要性产生自己的见解,这有利于促进诚信文化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出德育渗透效果,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二)设置德育活动专栏
        通常班级教室后会放置一块黑板,学生会在黑板上出黑板报,学校或是班主任会为其设定黑板报主题,学生自由发挥完善板报。课余时间学生观看黑板报可积累一些知识,建设黑板报这一行为利于建设班级文化,这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初中班主任可设置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活动专栏,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来制作黑板报,培养其德育素质。例如班主任为学生设置航天事业及航天精神相关的黑板报制作主题,虽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接触到一些与航天有关的内容,但是不够完善,这时即可借助网络收集我国与航天有关的事迹,理顺各项事迹的时间线,掌握其中的成就以及其内涵。学生在分析和整理这些资料后,可将“不忘初心,热爱祖国”作为制作黑板报的主题。其他学生可在黑板报制作完成后来阅读其中内容,由此了解我国更多航天故事,对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产生更加深刻的感触,这可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相关道德素质。学生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己的理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知识学习中,培养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2]。
        (三)在班级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初中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可选择寓教于乐的方式,这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也可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要将教学质量提升作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喜欢班集体、喜欢学校。开展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可选择辩论活动、竞赛活动、元旦庆祝活动和教师节庆祝活动等形式,保证在活动中与学生处于相同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也可直接由学生组织活动。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载歌载舞、自演自编,由此提升其综合能力。班主任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并且要信任学生、包容学生,这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鼓励,也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包容他人、信任他人和他人有效合作的素养。丰富的班级活动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对于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具有积极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班级氛围、班级文化,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班主任应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建设优质班级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能够为培养学生各项素质提升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初中班主任可通过开展班会、制作黑板报以及丰富班级活动等形式,引领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营造优质班级氛围,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梅华晔.打造优良班级氛围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文化德育渗透[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2):54-55.
[2]黄红梅.“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文化德育渗透[J].年轻人,2020,(12):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