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如何开发学校晨会课程?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郭杰惠
[导读]

郭杰惠   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四川  成都  610213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93-01

        学校晨会一般指围绕某一主题与学生进行对话,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系列活动。晨会有利于团队精神建设,对于促进班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晨会存在的教育价值,对晨会内容加以合理、科学地开发,丰富和创新晨会形式,使晨会发挥出最优化的教育效果,那么晨会便会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自信地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一、开发晨会精彩内容
        作为班主任,要有长远的目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极开发出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晨会内容。要通过开发,使晨会变成多元的、丰富的、立体的、新鲜的成长驿站。
        晨会内容的开发要注意“小”“新”“真”。
        所谓“小”,就是选材小,不能泛泛而谈,不着边际,让学生觉得内容深不可测,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怎样的选材算是小呢?来自学生生活的题材理所当然是首选素材。只有当晨会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对接时,才会激发学生的激情,激活学生内在的道德欲望。
        比如:每年寒暑假过后,我们都会利用2—3周时间安排“足遍天下”的晨会。开学前一周,通过家校通或者班级QQ群发布“足遍天下”的活动方案,其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将假期中旅游的照片进行整理,并制作成PPT,配上介绍词和音乐。开学后,每天晨会时间,主讲人向全班学生进行介绍,介绍过程中,其他学生补充与主讲人类似经历的内容。
        这样的晨会素材就显得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言、有情可抒。通过同伴的补充、教师的点拨,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所谓“新”,就是内容新。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物象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命脉,关注具有生命活力的价值内容,那么我们的教育是注定不会向前发展的。从这点来说,我们在开发晨会内容时,新的思想、新的动态、新的气象等等,都是我们应当关注的。
        比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开辟了专题晨会,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读一读,知内容。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思。2.查一查,讲故事。查找一些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感人故事,召开讲故事比赛专场会。3.画一画,说感受。围绕某一个核心价值观,创作一幅画,说说自己的想法。4.议一议,表情感。我们该如何践行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围绕自身实际谈想法。5.评一评,树榜样。评选班级星级榜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当思想和行为一致时,才是一名有素养的好公民。
        这样的晨会设计,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晨会便成了集中展现、交流碰撞的时间。在内容设计上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绘画、榜样评选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连续性的德育体验之中得到成长。
        所谓“真”,就是德育的内容必须是真实有效的。怎样才算真呢?一切以儿童方式存在的,能够发展和促进儿童成长的内容都算是真。所以,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教育让学生学真知,做真人。



        比如,我们围绕“诚信”这一主题召开了专题晨会。我们设计了多样的形式,如“登山比赛”“成长曲线图”“自我反思表”等新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加强自我的反省与教育,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做最真实的自我,不虚伪、不夸大、不麻木。这样的晨会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我们通过反复尝试、对比、整合,目前形成了以下几大晨会特色课程: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与品德、儿童与学习、儿童与科学、儿童与生活。当然,晨会内容的开发远远不止这些,它是随着儿童成长过程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规划的。只要坚持一个原则:内容的开发需以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并能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
        二、规范晨会实施过程
        如果说晨会内容可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营养,那么晨会过程的创新就是让营养得以吸收的保证。开发出好的晨会内容,如果没有新颖的形式予以保证,是很难激发学生激情的。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基于儿童的立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力求使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发挥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晨会形式的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发布。班主任根据近期工作的重点,科学有序安排好晨会内容。每周的晨会内容提前一到两周发布。发布时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张贴于教室内并在班级QQ群中发布,让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投标。所谓的投标就是拟参与晨会主讲的学生或家长根据所选内容制订一份详尽的计划。班主任将投标的计划进行公布,让学生进行投票,根据票数的多少筛选出晨会的主讲者。
        2.人员分工。晨会由谁讲,讲什么,要视情况而定。一般而言,晨会人员安排的原则是教师少讲,学生为主,家长或其他人员为辅。将晨会的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准备材料,在准备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过程。由学生主讲晨会,其好处远不止于此,在平等的交流之中或者是同伴的影响之下,在自我体验之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效果远比教师的说教要有效。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当地的名人走进我们的晨会,对学生进行宣讲。
        3.地点安排。很多教师认为晨会的地点就是教室,这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认识。有时空间的置换,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提高注意力和寻求未知领域的欲望。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晨会内容将地点转移到操场、花圃、食堂、走廊、相邻教室(教室联盟)等等。
        4.讲解形式。晨会的讲解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就是由教师说教转向学生、主讲者的互动生成,走向一种谈话式、商讨式、议论式的交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故事式。由学生讲述故事,大家评述,利用故事情节性强,易于理解的特点让学生在故事中成长。讨论式。由主讲者抛出某一话题,大家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生成新的观点。辩论式。理越辩越明,我们要围绕一些让学生焦灼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辩议,比如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作业要不要家长检查签字等,让学生在辩论中进一步明理。
        5.内容呈现。内容的呈现要显眼、生动,要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制作成PPT、实物展示、制作展板等。比如认识蔬菜的晨会,我们就安排学生走进菜市场,了解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营养价值。晨会召开时,我们让每组学生带5样蔬菜,举行蔬菜展销会。展销会上,大家推荐蔬菜、介绍蔬菜。
        晨会是班级独特的文化课程。一日之际在于晨,从某种意义来说,如果早晨就让学生浸润在丰富多彩的晨会文化之中,对于学生心灵世界的丰满无疑是十分有效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开发晨会内容,创新晨会形式,使班级学生不断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