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周沈木
[导读]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在课程教学当中,数字化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有效的选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积极引入。借此对课程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周沈木   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
【摘要】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在课程教学当中,数字化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有效的选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积极引入。借此对课程教学的开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92-01

        前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得到了转变,给现代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冲击,使得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现阶段,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适当的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巧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展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
        一、结合数字化资源,辅助情景创设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语文课程教学开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而在有效情景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引入。可以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对资源进行适当性的选择,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得以最优化,让最终的教学成效得到保障。
        例如,在讲解《春》这篇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化资源,以动态视频和图画的方式来对文章当中所描述的花草、风雨等景色进行展现。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加强音乐的引入,带领学生在情境当中更好地体会春天时百花齐放,百鸟啼鸣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诵读,对作者笔下春的气息更好的感受。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好,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主旨内涵更加准确、深刻地进行把控,有助于作者情感思想的体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
        二、结合数字化资源,加强氛围营造
        在学生语文学习开展的过程当中,数字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让整个学习氛围和环境都得到优化。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对数字化的资源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运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整个学习氛围都变得更加愉悦,有助于愉悦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展现出更多的潜能和动力。
        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当中,假如教师一味地采取口语阐述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大潮在涨潮时的波涛汹涌、气势的澎湃,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在潮来时可以吞噬一切的景象的震撼。所以,为了对传统教学进行弥补,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和熟悉。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微视频,呈现的是大潮的涨潮景象。


通过动态效果让学生受到听觉和视觉方面的双重性的震撼,让学生仿佛在观潮现场亲临,可以对涨潮的变化进行感受,从江面的平静到雷声的隆隆、到浪头的越来越近,水墙的翻滚以及山崩地裂的浪潮来袭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感受和体验都更加真实。
        三、结合数字化资源,拓展课程内容
        在传统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针对于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缺乏兴趣,要想达到理想的课程效果是非常难的。所以,在数字化资源结合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更好的展现优势,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打破学生认知的束缚,让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例如,在讲解《背影》一课的过程当中,文章当中通过朴实无华的形象塑造以及场景的描述更好的展现出了父与子之间的深厚的亲情情感。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对问题进行设定“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观察过父亲或者母亲的背影吗?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让学生先联系实际生活来进行阐述。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呈现出作者在文章当中有关于三次父亲背影的描写片段,并附有相应的图片,让学生入情入景的观察,看在作者的笔下是怎样对父亲的背影进行描述的,引发学生的思考,让课程资源变得更加丰富。
        四、结合数字化资源,推动合作探究
        在数字化资源利用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能够生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等,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当中彼此互助,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一起进行预习,对课文进行翻译,对《桃花源记》相关的视频和片段进行搜索,让学生明确地进行分工。在此过程当中,有的学生负责内容的查找和搜集,有的学生负责PPT的制作,有的学生负责整合,还有的学生负责展示等等......最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展示PPT。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加强对于内容的理解,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能力,让数字化资源的融合价值得到展现。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当中适当的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巧妙运用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让课程资源得到拓展,对语文教学的开展带来非常大的推动力。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可以结合数字化资源来辅助情境创设、加强氛围构建、拓展课程内容、推动合作探究,让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让语文课程教学的内涵和价值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李小文.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家长,2020,(30):66-67.
[2]李定一. “两学一归纳”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147.
[3]李万辉.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 名师在线,2020,(15):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