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孙桃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孙桃焕
[导读] 实践是知行统一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创设了重要的活动环境。

孙桃焕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东山镇瓦路村小学  655400
【摘要】实践是知行统一的学习方式,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也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创设了重要的活动环境。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实践活动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91-01

        引言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其中所涵盖的理论知识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角度进行分析,数学的发现大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而其最终也会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实践活动进行设计、组织时需要坚持科学性、可行性、科学系统性三大基本原则,并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学习的意识,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数学实践活动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一、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现状与问题
        (一)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定位模糊
        在我国小学数学大部分的数学教师将工作精力都全部放在了课堂备课教学阶段,希望上课能够将数学课所需要涉及的基础数学知识完整地准确地呈现展示出来,生怕上课有所遗漏,即使教学难度大、知识点数量多,也还需要不断力图完美。这种教学方式将传统综合应试实践教育活动中的课程教育变成了综合数学知识的授课,充分地体现了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综合应试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方向定位模糊,说明了数学教师只不过注重对学生应试理论知识的综合传授,而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应试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培养。
        (二)忽略了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目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多地注重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但是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却没有多加关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成为每一门学科、每一次教学和实践活动都应该加以贯彻落实的。尤其是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质疑精神有着很好的作用,当前的数学实践活动并没有深入挖掘自身的作用,忽略了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之下,社会各界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时机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需要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体系,促进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根据对当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调查分析,可以得知,在小学高年级的过程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散和延伸,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所以,为了更好地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自我、表达自己的机会,尝试让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拓展、延伸。
        (二)借助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从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来看,其致力于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全面养成。作为小学生群体而言,其思维较为活跃,如若仅仅依靠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授课,则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与进步。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价值的前提之下,依托此种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使学生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创新思维养成的目的,这样将确保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地养成,并且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当中受益无穷。举例而言,笔者曾经组织班级学生合作讨论生活当中的平面对称现象,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观察和搜集资料,以便在课上合作学习环节能够更好地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最终的合作学习活动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三)知识源于实践,更要应用于实践
        结合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解释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比如,笔者在设计观察以及调查实践教学活动时,为学生安排了“我是小管家”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借助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去计算每月家庭用于水电煤气网络的开支情况,由此使学生了解到维持家庭开支的重要性,从而逐渐养成重视节约不浪费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亦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储蓄的价值,并由此产生对利息计算方法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能够关联到一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这部分涉及到六年级了,换一下,老师那最高只有五年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深入其中而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并且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和拓展。所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超越.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95.
[2]李晚香.聚智慧于实践,展成果于课堂——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小学时代,2020(13):26-27.
[3]李菲菲.小学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8):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