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马谷香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很难学好这门学科。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马谷香    湖南省岳阳市朝阳小学  4140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很难学好这门学科。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89-01

        引言
        克与千克是小学数学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因为年龄原因,小学生对于生活中克与千克的了解程度不够,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存在较大的阻碍。为了拉近学生和知识之间的距离,在教学时将克与千克的教学生活化,让学生从自己所熟知的事物和概念入手,以此来简化学生学习过程,减小克与千克知识的学习难度。因此,对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认知重量概念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在关注一些物体时,首先关注的肯定是物体的大小、长短、颜色等这类表现性的特点,这些都是学生可以直接看到的。但对物体的重量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更何况是克与千克这类知识,要让学生在心中形成这类知识的结构体系难度是很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与千克接触较少,还有就是克这个单位很小,学生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并不太深入。所以,在进行克与千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常见的一些物体来引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到超市里去买过糖果和饼干吗?”学生必定会马上回答:“去过。”教师接着问:“那同学们观察过这些食物是用什么工具来称的吗?”有些学生就会回答:“电子秤。”再问使用的是什么单位,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学生可以回答,有些学生就对克与千克不太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去超市购物,一起来学习和了解有关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整节课都围绕着模拟买卖商品的方式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会更加轻松,并且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超市购物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学生常常在家长的陪同下去超市购物,对于这些情境,学生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这样的情境感到十分熟悉,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学习处于主动状态中,使其愿意接触克和千克的知识,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克与千克的概念。



        二、动手感受重量
        当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秤有哪些。学生一一回答之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然后教师再将台秤与天平秤拿出来当做教学道具,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两种秤都是用的什么单位。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台秤是千克,而天平秤则是以克为单位。结合其各种用法,学生就可以轻松地想到其中的缘由。台秤在使用中都是用来称一些体积大和有一定重量的物体,而天平秤则称一些体积小重量轻的物体。在学生了解了秤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称重。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不同秤的用法,其中可以使用台秤来称自己的体重,这样可以获得以千克为单位的重量。然后也可以使用天平秤来称一称自己的钢笔、作业本或者是橡皮擦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克与千克都是质量的计量单位,使其分析两者有什么关联。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商品到课堂中,比如食盐、薯片等。然后让学生使用秤操作,动手称一下两袋食盐是多少克。在这其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样是这两袋盐,算出来是1000克,称出来却是1千克,这其中说明了1千克和1000克什么关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克与千克的知识。此外,为了让学生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式,要让学生把称重的数据记录好,然后使其可以将不同重量数据进行换算,经过这种操作方式来加深对单位换算知识的记忆。
        三、增设多样性的课堂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动、喜欢游戏,因此,在课堂上增设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容易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之学生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学生能够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完成游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华的老师,最好能够将当天学习的知识编成一段顺口溜或者一段歌曲,使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朗朗上口,方便记忆。除此之外,进行角色扮演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游戏有相似之处,然而,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并且真正地参与其中,从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由老师设置好一个扮演的情境,比如,扮演超市里的售货员和消费者,并且在这个情境中会出现数学问题,很好地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强的生活技能,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及学生的理解,有更大的勇气摆脱以往教学中的窠臼,不断创造出更符合小学生成长需求的具体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楼君君.小学低年级数学克与千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分析[J].新课程,2020(40):118.
[2]陈娟.问题驱动,探究“克与千克”[J].新课程导学,2019(14):63.
[3]张李川.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千克和克》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8(2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