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任登安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任登安
[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对策来提升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为文章提供一些事实依据。通过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物理的整体水平。

任登安   晋江市三民中学  362269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的重要性,通过提出一些对策来提升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此次研究选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为文章提供一些事实依据。通过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物理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88-01

        前言: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升物理思维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样的课程特点使得教师在实际课程开展中,需要对新型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探究和创新,方能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对核心素养导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改革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当前核心素养导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改革方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学物理相对于中学其他科目相对较难,导致很多中学生对于物理产生畏难情绪,以至于学生在中学物理学习上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中学物理的学习效率[1]。物理内容多,课时相对较少,部分教师的授课语速偏快,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安排,会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产生挫败感,进而使学生对于物理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模式缺乏新意
        如果教师一直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会觉得缺乏新意、枯燥乏味,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度调整。教师可以跟随学生的状态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设计上引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实践少,观察认知不足,对于物理的关注度不够,理解的难度较大,学生在未寻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学习时偶尔会忽视物理的学习。在学生没有充足的物理学习自主能力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辅助引导,否则很容易使学生陷入物理学习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不利于学生提高物理水平。
        (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部分学生会产生跟不上物理教学进度的情况[2]。导致很多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仅是一知半解,并不能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练习,更做不到举一反三。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模糊不清,教师认为学生理解了就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并未将知识落实下去。导致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积攒的愈来愈多,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
        (一)设立问题论证
        为了使初中物理运用核心素养作为导向,教师可以采用设置问题论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转变为物理知识的探索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通过实验论证向学生表明问题的答案,而非直接进行理论知识的结论性讲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压强”,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坐在沙发上比坐木凳舒服?教师先采用一个生活中的事实进行情境引入教学,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先留下悬念进行本节课的讲解。在讲解结束后再度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出正确答案了。相比于教师直接讲解答案,让学生自行思考势必会使学生加深对于这一问题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强化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通过实验使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实验结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往往会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印象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三)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为了使核心素养导向应用于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热情[3]。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问题,教师需及时为其纠正。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时尽量使学生进入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练习,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培养物理思维能力的过程。
        (四)联系生活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际教学时,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教学的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事例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沪科版中学物理“家庭用电”时,就可以对照家庭的实际电路,画出家庭电路的电路图,结合电能表、开关、插座、电灯的安装规范要求逐一讲解,教师在进行知识授课的同时结合模拟电路板或教室的照明电路进行实验,有助于核心素养导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结论: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核心素养导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围绕物理教学,注重核心素养导向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改革才能更好的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中学阶段的物理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毛勇生.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策略[J].学周刊,2021(11):103-104.
[2]马超.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1(02):98.
[3]吕金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J].清风,2020(24):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