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玉玲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王玉玲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出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

王玉玲   义乌市佛堂镇状元里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出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个人竞争实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83-01

        引言
        创新过程并不是学生“异想天开”的过程,当前,人们都能够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创新能力的本质并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基于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我国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必修科目,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中都对学生的语言组织、思维逻辑、事物判断等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十分有必要,通过研究能够让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将学生视为教学中的主体,在引导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自我开发等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能力及素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开拓了人类的认知领域。今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这意味着只有机械重复劳动者才需要被时代潮流压倒。只有创新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成为时代的支柱。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小学生肩负着全国发展的希望,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早上8点9分太阳”。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基础上,培养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基本要求的在校学生创新能力,是衡量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尺度。小学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进而对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差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语言作为基础学科需要大量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不仅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而且有效地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在专科学校课程中,提高学习质量和质量。因此,在小学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切实掌握语言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造性能力,贯穿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
        想象力是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一般都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并且思维非常的活跃。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都是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这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以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
        创新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只有不断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才真正能够实现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在教学中刻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要让其具备创新的思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构建舒适的创新学习环境,不断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开放式的问答和题目设置,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领悟到学习要点,从而实现对文字、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原有知识认知和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通过课堂、课下对学生的掌握和了解,使学生能够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在多样化的教育和教学方式中带动思维的运动和灵活转换,多采取举一反三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和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将创新意识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培养对象和重要模式,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学习成就感。
        (三)允许学生犯错,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当然,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许多问题、困难甚至错误都可能在一生中发生,这需要一个老师的集合,使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改正错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小学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处理问题。并且使学生能够犯错误,为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建设创造积极的条件。也就是说,当学生被重重困难的打击或失误绊倒,对创新失去兴趣,转向错误的方向时,教师必须准时起床,首先要安全,然后鼓励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借助螺旋型创新“出错-修复错误-重试错误-修复”,赢得并成长。
        结束语
        总之,小学学习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基础,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传统上,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被动的学习模式只能逐渐阻止学生思考自己,从而使他们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小学教师\应取消传统小学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的限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精神。小学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培训设备、竞争运动等,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亚.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43.
[2]高华荣.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综述[J].新智慧,2020(25):126+128.
[3]马海伟.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A].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五)[C].福建省商贸协会、厦门市新课改课题小组:福建省商贸协会,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