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对提升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何燕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音乐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同时更加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音感,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合唱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因此课堂合唱教学将会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教学实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何燕   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当前音乐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培养。同时更加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音感,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在合唱中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因此课堂合唱教学将会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教学实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以期引起音乐老师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并优化合唱教学,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唱教学;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14-0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不仅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音乐教师,需要明确当下音乐学科当中学生所需的音乐素养是什么,去掉一切复杂的东西,学生最应该拥有的能力与素养是什么,才能实现让学生长远发展。同时,探究分析合唱教学内容与形式,发挥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核心素养内涵分析
        素养,即学生根本的修养。其内涵丰富,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水平、知识能力,习惯等各方面。而在音乐学科当中,探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抓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术于音乐学科独有的,根本的、核心的,学生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修养与能力。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能够继续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引导学生有自主学习音乐的需要,这将会成为学生继续学习音乐以及进行音乐活动的动力,也就是学生要对音乐有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其次能够通过音乐,养成一种健康生活的方式,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将音乐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完善发展的有效途径。音乐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这同时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这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进行自我表达与交流,进行欣赏与审美的活动,同时发展自身的创造与想象能力,以及通过音乐实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此外,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以及音乐文化理解这虽然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这些音乐核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直接或间接体验到作品当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另外,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文化、社会的角度对音乐进行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有更全面的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养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努力完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获得不断学习与进步的能力。



        二.课堂合唱教学对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1.展开形式多样的合唱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唱的独特方式,发挥合唱优势,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要求学生在集体演唱时的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同时还有着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和声性强等特点,这种极富艺术力和感染力的表演形式是十分吸引学生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合唱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心理特征,展开科学合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的合唱教学,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展开以说话方式进行独的发声训练,从朴素的言语发展成为一个带词的发声练习短句,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甜美的音色,有旋律的语调去表达。此外,也可以在合唱教学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作品特征设计动作,增加合唱教学的趣味性。
        2.引导学生理解合唱作品,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作为一门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特定的音响、节奏、旋律等传达思想与感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教学,其形式更是有助于音乐作品当中蕴含情感的体现,音乐和创教学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以及音乐创造等多样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作品当中的丰富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素养,帮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独特审美感受。因此,在进行课堂合唱教学时,教师除了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小黄鹂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内涵,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古老的蒙古族情歌后,学生具有强烈的愿望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歌曲情感,学生通过作品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歌声表达情感,从而提升了音乐修养。
        3.通过高效合唱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唱可以展现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展开有效的课堂合唱教学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合唱的音乐表演形式要求学生不仅要唱好自己的部分,同时还要兼顾他人的声部,要让自己的声音到集体当中。因此,合唱不仅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感,增强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合唱教学当中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合唱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合唱中进行轻声演唱方法时,应该避免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出现喊唱的情况,而是可以引导学生学生感受闻花香的感觉,将气息控制在腹腔,使气息有控制地呼出,最终培养学生共性,实现良好的集体合作。
        结语
        总之,合唱是音乐艺术的综合素质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艺术修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唱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蓉.趣味发声练习在合唱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艺术评鉴,20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