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向运稳
[导读] 艺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艺术教育在教育中被重视。美术是一门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材料的重要学科。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现实生活。

向运稳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石龙中心小学校  618100
【摘要】艺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艺术教育在教育中被重视。美术是一门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材料的重要学科。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现实生活。
【关键词】美术教育;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11-01

        引言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儿童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也就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向他们进行的引导提供了美术教育广阔的天地。
        一、美术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从小培养的。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术教育育是有限的,而美术教育老师的引导,幼儿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可以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具体表现出来,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使幼儿在不断追求美、探索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美术为切入点,开启儿童“思维”。
        美术教育中的手工课是儿童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通过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双手参与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如,大脑皮层中光大拇指的运动区就相当于整个大腿运动区的十倍。手的动作又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导到手——“手脑并用”。手的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就越能刺激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因此,手的动作对发展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三)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于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度具有促进作用。在审美活中,儿童身心沉浸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中,这就有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从创造活动的生理机制上说,美术活动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审美活动能调动右半脑的功能,使经常处于兴奋状态的左半脑得到积极的休息,并促进左半脑建立更多的暂时神经联系。美术教育形象性、自由性的特点,有利于儿童通过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产生灵感。
        (四)美术教育能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儿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它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教育活动,就具有形成和发展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特殊作用。在美术活动中,许多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都会给他们带来惊喜和追求。同时,在审美活动中,儿童也可以将心中的不愉快宣泄出来,使儿童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二、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多属于无意识的,由于年龄小,毅力又比较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果老师在辅导过程中缺乏耐心,会很容易的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和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方法,来控制儿童对绘画兴趣的转移。例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二)怎样培养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呢?
        1、观察大自然的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多组织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或组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使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并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让儿童感觉到有意思有乐趣,而不是感到乏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耐心的循循善诱的,鼓励性的教育能让学生有信心去画好画,去表现美。
        2、欣赏优美的作品
        家长还可以引导幼儿观看电视节目,欣赏电视中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并加以评论解说;或者参观艺术作品展览,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艺术作品,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鼓励幼儿创造美
        在幼儿获得了美感体验,提高了欣赏美的能力之后,家长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并鼓励孩子进行实物写生,把他观察到的美景描绘下来,加以适当的想象,创造美。不妨用孩子的作品装饰他的小房间,也算是对他的奖励喔。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美景,欣赏优美的作品,鼓励幼儿创造美,就会激发幼儿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指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幼儿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美术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儿童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结论
        美术教育历来是儿童教育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不管是农村的学校还是城里的学校都能够重视儿童美术教育。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工作,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陈帼眉. 《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秀丽. 《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韩平花.《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丛书 幼儿美术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夏力.《回归生活: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及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丹尼.格雷戈里. 手绘的奇思妙想.[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