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吴敏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教学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导方法和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政治的相关概念,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以此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也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德育教育在初中政

吴敏     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  211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教学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教导方法和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明白政治的相关概念,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以此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同时也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政治;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10-01

        引言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是培养其正确“三观”以及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在政治课教学工作中始终关注渗透德育,将德育教育的功能全面体现出来。但是不可否认,当年在初中政治课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完善,从而未能将德育教育的优势全面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渐转变传统教学策略,让学生改变以往学习态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各教学环节环节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初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黄金时期。此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让学生思想得到进步,知道什么是德、什么是法、该如何树品德、如何知法懂法,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用正确三观去评判和看待身边事物,从而让学生变得更为理性、更为自信。
        (二)有利于融入生活教育
        政治课堂教学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离不开人文因素和生活环境。虽然初中学生学习政治内容几乎都在学校和课堂之上,但在学习中仍需要贴近生活。初中学生处于叛逆期,向往自由和无拘无束,此时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所以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将社会生活环境融入课堂之中,从生活实例中进行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一)加强主体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政治的教学中应该加强认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德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度得到提高。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重视当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同时还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


教师应该善于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感受做出相应的评价,这样能够在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交流,帮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启发。
        (二)抓住个性来发挥德育理念
        对于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是存在差异性的,而教师则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依据学生特点来因材施教,善于抓住学生个性,发挥出政治课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功能。因为只有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个性化需求,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注重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要以一种正确的眼光看待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初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处在发展阶段,具有矛盾综合体的特点,所以要始终坚持遵循从初中生心理发展矛盾为出发点,再依据其身心发展水平、特征,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第二,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年龄特点来说,都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在采用教学手段上也要落实因人而异,尤其是在政治课教学工作中,应始终关注少数由于受到负面影响而犯错误,或者具有较大犯错倾向的特殊学生开展专业化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渗透德育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也需反向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才是学习知识的目的。全新教育理念下,要求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取材开展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实际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融入生活案例,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并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四)完善评价工作来渗透德育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品行以及学习态度和家庭教育工作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政治课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实现家校共育,发挥出教学工作的德育功能,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共同合作,并转变家长的传统教学观念,避免采用以成绩为主要的教学思想,而是提升对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关注,还要和学生家长共同合作监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通过家校合作交流会让教师更加全面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而家长所具备的模范作用还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应当在初中政治课教学工作中完善评价工作来发挥出德育功能,通过开展专业、合理、正确的评价,会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自身。当教师在开展评价时,实现坚持遵循以激励为主,积极表扬、肯定学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初中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加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初中教师应该明确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法律,加强对他们的德育工作,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渊.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8):107-108.
[2]於婧伟.传统文化德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程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63-164.
[3]刘江龙.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甘肃教育,2020(1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