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陈汉金
[导读]

陈汉金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龙坪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102-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教育对象是一群有理想、有感情、有各种兴趣爱好的生命群体。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几十个性格各异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班主任就应该注重细节,巧用细节,善用细节。在细节中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搞好班集体建设。在此,我想着重谈谈我利用细节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几点做法。
        一、见微知著,从细节中认识学生
        古人云,阅人以微,说的是看人要从细微之处去认识。这种从细节中判断人的性格、品质的做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认识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先给学生开个新颖别致的会议。来段自我介绍,唱支喜欢的歌曲,跳段流行的街舞,做些个性化的展示,读篇自编的小诗等等。鼓励全员参与,全员竞技,不机械化点名,不程序化填表。这样的并不会淡然无味的相识相知过程,总能让我很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姓名、相貌、性格和爱好,又可以让生生之间有个初步的认识,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缓解紧张的气氛,更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思考该如何让这些潜能各异、行为习惯不一的学生尽快走上新一阶段的学习、生活轨道,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就这样,在开学之初我就把班集体建设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 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
        作为班主任,自己深知,天天在学生面前强调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的生活卫生习惯是无法让他们心服的。他们看不到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带来的各种好处,这样就使得我讲的道理全都显得苍白无力,也让我明白了我的形象和话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于是,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我总是穿得美观大方、干净整洁,言谈举止文雅温和。尤其是去家访的时候,我更加注重自己的仪表。我这样做,不仅出自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更多的是我想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让那些终日蓬头垢面、不知干净为何物的学生知道,生活还有另一种状态,文明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我首先以身作则,躬亲示范,坚持按照对中学生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刚开始时,扶扫帚、擦黑板、捡纸屑这样的事对我来说,实在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我总是寻找最佳的教育契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实例、故事去启发、引导学生,告诉他们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文明的,什么样的行为习惯是不文明的,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害的。就这样,在耳濡目染中,爱干净、讲整洁、举止文明的种子终于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 潜移默化,用细节感动学生
        在建设班集体时,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


一方面,利用节日培养学生“爱”的意识,如国庆节的“爱国意识”,教师节的“尊师教育”,母亲节、父亲节的“感恩教育”,重阳节的“敬老教育”……同时,让学生以记日记的形式,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写同学、写老师、写班级中的故事等等,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欣赏,学会感恩。另一方面,我还努力让自己做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有心人,根据班里的具体情况,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事件,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或者是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一些话语,或激励的,或鞭策的,或劝诫的,……尤其是在考试前,我写得就更勤一些。这些话语成了班级和学生的风向标、晴雨表,既敦促了学生,又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深受学生喜欢。记得有一次考试,有位同学可由于试题本身的原因,未能拿到满分,我给了她98分,还在分数旁写上了“Very good! Come on!”可是当她拿到试卷时,我就发现她开始自责自己,把那些英语划掉,改为“李××,你怎么就不能拿满分呢?嘿嘿,还差远呢!”或许她认为通过这样的自嘲方式可以鞭策自己吧。她的这一举动被我您发现了,我要过她的试卷,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还示意她用心去体会。事后,她反省了自己:这其实不是自己的原因,何必这么自责呢,该改改了。后来她变了,变得学会悦纳自己……细节是最能打动人的,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按照要求去做。
        四、 春风化雨,在细节中关爱学生
        有时,一句通俗实在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个学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一番入情入理的个别交谈,或许能攻克一颗多年不化的“顽石”;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往往会让某个学生倍受感动,从而“浪子回头”;一个很随意的表情,也有可能使一个学生从此一蹶不振……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细节的力量。
        有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我批评他多次但他依然如故。当他又一次在上课10分钟之后,满头大汗尴尬地站在教室门口时,同学们都对他投以嘲弄的目光。我本想大声训斥一番,但我发现,这位学生的额头有许多汗珠。我马上一改以往训斥的语气,面向同学们说:“看得出,这位同学是一路急急忙忙赶过来的。他心里一定很着急,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迟到了,但他还是来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第二天,这位“迟到王”全班第一个来到学校。
        我这不是对该学生的过错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是在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中发现了学生迟到也并非他的本意,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原谅学生暂时的错误,并用发展的眼光相信这位学生的日后表现的。我相信:这是一种宽容的师爱、智慧的师爱。这师爱能像一缕春风,一夜喜雨,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育人、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互动。难怪马卡连柯会说:“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
        班级管理虽然复杂和琐碎,但是没有什么奥秘之处,它不过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正如古人所说的: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深入浅出的学问,细节管理包含在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要从班主任自身做起。班主任只有讲求细节,注重细节,敏锐地发现和合理地挖掘每一个精彩的细节,并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做文章,才能把一个班级培养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才能使班级管理成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