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李新灵
[导读]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其有利于有效实现课程标准。但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评价和考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制度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新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符,所以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要推进评价的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参与人员以及评价时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要重视

李新灵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二小学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评价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其有利于有效实现课程标准。但就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评价和考试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出现,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制度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新教学改革的要求不符,所以要积极转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要推进评价的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参与人员以及评价时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分析。笔者根据自身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评价方式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教育;教学评价;多元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89-02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及考试制度已不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新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最本质的内容是课程的改革,而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及考试制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以及评价制度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及全面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重视传统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及优化发展,要提升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评价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为目标,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提升评价的效益,进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评价方式研究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文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中心,学生是被评价者,这种评价模式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反省及激励。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课堂评价方式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很多人对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提出了质疑,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重点内容。不仅仅教师是评价方法的使用者,在评价过程中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要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要求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另外,小学语文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研究及发展,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需求,是对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能力的要求。作为一名专业的语文教师,其不仅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意义及价值,还要重视,通过课堂评价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要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而且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及评价中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教师课堂评价与质量水平也是教学评价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这就对教师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及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评价效果的提升。首先,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过分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形式非常单一,而且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发展,语文评价呈现为唯考试成绩论的问题,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不够,不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评价非常的片面;其次,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中,评价内容和指标都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学习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朗读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书写能力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评价方式忽视了因材施教;传统的小学语文评价方式不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处于被评价的状态,处于比较消极的状态,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总结及反思,并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及作用,长此以往,会制约语文学科的发展,也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分析
        (一)要促进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非常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更注重课本知识的测试,评价内容非常的单一。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小学语文学科发展提出的要求是,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继续发掘学生的潜能,初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评价方式,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比如在对小学语文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书写能力、朗读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课外阅读量等,要对学生有综合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督促学生不仅重视教材知识的学习及积累,更要转变其学习态度,要不断提升级书写能力、朗读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等,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要重视推进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评价不仅要关注教材知识的传递,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通过交流对话、朗读背诵、认读生字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测评,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评价,并在学生朗读之后提出其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僻字,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及听写,教师在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平常在课堂中的表现,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综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不仅要关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还要重视考虑学生平常测评中的表现,通过对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长期的观察及记录,进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价。
        (三)要促进评价人员的多元化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仍然处于评价的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非常的被动,是被评价者,而家长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发展,要重视促进评价人员的多元化发展,要让评价主体尽量多元化,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及学习能力的评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家长都参与进来,比如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家长测评以及他人评价有效结合的方式来评价语文教学,要尽可能的提升评价的有效性。比如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测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交流及进步,而在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最终评价过程中,可以参考班级学习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评价。在对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的评价过程中,就是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态度,要从多元的角度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要提升小学语文评价的科学性,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进而对学生的整体表现有比较准确、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浩. 浅谈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 2018, 000(006):P.74-74.
[2]崔文新, 王亚娟, 刘国春,等.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 0.
[3]岳凯焕.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的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000(00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