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谭凤芝
[导读] 小学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颇具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本质,涌现出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与生活联系不紧密,数学课堂显得枯燥无聊,人为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谭凤芝   广西百色市深百实验学校  533000
【摘要】小学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颇具实用性的学科,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本质,涌现出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但是,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与生活联系不紧密,数学课堂显得枯燥无聊,人为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元素;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47-01

        引言
        就小学阶段教育而言,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很多小学生都对数学的知识感到头痛,这也是目前小学教学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作用更加趋向于一门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生活化元素的引入让数学知识更加具象化,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
        一、与思维方式有效结合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难发现在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够大胆的去联想,在思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提升。通过遇到问题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能够以综合并且全面的态度来审视问题,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自主学习能力也进步许多。在刚开始进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难度,不要在一开始给与学生态度的压力,反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状态,在逐步加强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抽象科目学习将会有明显改善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初步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特征未学生设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游戏“击鼓传花”,该游戏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帮助学生逐渐忘记固有的学习思维。在刚开始“游戏”的时候学生有出现疑惑的部分教师及时的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疑惑的部分及时的答疑解惑,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对于这种游戏参与度极高,在不刻意的状态中便已经有了许多学习收获。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去体现,除了游戏之外还可以为学生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通过学习了数学观察生活的主动性,在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生活问题引发学习热情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例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来源,还能够极大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中有太多他们还不理解但是可以从数学角度来加以认识的事情。


只要把握住这一点,就能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开一个好头,也有利于教师深刻理解生活化教学的优势,鼓起开展生活化教学的信心。为此,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境,积极寻找这些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结合点,然后对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地改造,从而使得师生双方都能对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建立起新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特征和绘制方法。然后向学生提问,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问题。这时有学生提出家中每月的用电量是不一样的,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此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给出一些虚拟的数值,让学生完成家庭月用电量的折线统计图。最后留下作业,回去后根据近一年家庭的实际用电量来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试着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对于这种能够提升生活理解的问题,学生能够涌现出强烈的学习和实践热情。
        三、数学教学联系日常生活
        数学这门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都存在着许多联系,很多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理,教师可以将我们遇到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在生活中碰到同类型事情时能够运用数学方式灵活解决,以此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总是枯燥乏味的,而在课堂中,联系数学知识和生活实例能够将抽象的、复杂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中,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探索生活的真理,实现认识和感悟的升华。
        四、立足教材,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化实际相连
        将生活元素引入教材当中,其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让学生明白和学会利用生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这一切的根本都是要结合教材内容,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将教材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认识分数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场景,小明有三个苹果,家里有小明自己,还有爸爸妈妈,那么每个人可以分得几个苹果呢?像这种把苹果分成3份,其实就是分数。那么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呢?只给爸爸妈妈分,那样每个人就只能获得苹果的一半,一半就是二分之一。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数,学会如何使用分数,实现了将生活元素引入教材的目的。
        结束语
        生活化的小数数学教学方式是当前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是在这个时代中科学的、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调动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习质量,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甘肃教育,2019(21):123.
[2]宋时居.浅论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40.
[3]范芳玲.浅议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9(3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