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蔡雨栗 靳雯
[导读] 数学学科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要掌握并且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有着一定的厌恶情绪.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是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蔡雨栗  靳雯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第一中学  652599
【摘要】数学学科是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必须要掌握并且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有着一定的厌恶情绪.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是以提高学生高考成绩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学习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88-01

        引言
        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经历与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在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锻炼学生数学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一、高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氛围沉闷,缺乏趣味性
        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相比较而言有着一定的困难程度,而且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加之教师在上课时会过于偏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够充分的带动课堂氛围,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就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吃力等问题,严重的话会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高效课堂的建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互动的活跃度,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带来的枯燥无味,使高效课堂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其有效的积极作用.
        1.2忽视了对知识的过渡
        学生进入高中后,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无论从容量还是深度方面都有所增加,一时间很难转变学习心态和思维。特别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其具备的数学学习思维会较难与突然间难度加大、逻辑性增强的知识点相适应,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导致拥有心理负担。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对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
        1.3教学内容丰富性不足
        由于所开展的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不符,使得教育重点集中在了提升学生成绩上,并未认识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如在讲述函数知识时,一些学生注重函数性质试题运用,而忽视了函数模型运用。且一些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虽然进行了备课,但是仅限于备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在实践中教师大量向学生讲述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难以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学习的效果。



        二、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2.1兴趣教学
        教学老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元素、生活化元素、故事性元素等,都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无论是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开展,都会事半功倍,效率提升。此处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为例,对于高中数学兴趣教学进行阐述。例如,在教学“集合及其表示法”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从学生们的早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早操的第一步是什么。学生此时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讲数学知识,却要讲早操。在学生给出集合的答案之后,教学老师即可与学生就集合展开阐述,比如你们是怎么集合的、集合需要注意什么等等,然后即可引入集合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是要让老师直接讲述集合的数学概念,而是先对学生们的早操集合概念进行阐述,比如集合就是在将全班学生按照一定的队形排列在一起,这就是早操集合的概念,而后再从生活化的集合概念抽象到数学的集合概念,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集合的认识,而且老师也在和学生谈论生活早操的过程中完成了集合概念的传输教学。
        2.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才能在学习数学知识中掌握适合的思考方法。可以说学生在形成数学思维后能够更好地思考知识,在理解相关内容的同时明确知识点。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做好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工作,采取适合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学生带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在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时,因数学学习与数、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学习中的重要研究对象,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做好转化工作,在转变思考方法的同时将复杂的知识点清晰展现出来。如在讲述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或是在讲述二次函数知识时,就可以从对称轴、开口方向等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加深对这一知识的记忆力。
        2.3增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学习
        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正确的使用这一课堂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够在课堂减轻我们教师的教学压力,又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们通过自主交流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某个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束语
        数学作为高中教学模块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决定着高考的最终结果,在当前新的高考评估体系下,高中数学复习教学不仅需要追求高效率,而且还追求高质量,因此,在教学评估过程中,应从实际问题入手,详细解决问题,同时,要积极反馈评价结果,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牛根吉.基于培养学习力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8):57-58.
[2]周义.高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09):62-63.
[3]吴雪光.谈高中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育策略[J].读写算,2018(1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