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化学问题设计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下   作者:王晓艳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度推进,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课程学习,更要从推动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辨意识,让他们学会用化学语言来描述事物,用化学方法来解答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主题,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思考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现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化学问题

王晓艳   山东省乳山市白沙滩镇中心学校  264500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度推进,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当前的课程学习,更要从推动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辨意识,让他们学会用化学语言来描述事物,用化学方法来解答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主题,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索思考获得有效的成功体验,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现从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化学问题设计入手,浅谈如何在课前、课中、互动等过程中推进学生深度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深度学习;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3-083-01

        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理念之下提出的一个新观点,深度学习是与学生之前的浅表化理解相对应的一种学习理念,旨在推进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使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等有效彰显的一个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由教师做好引领工作,而如何更好地设计和抛出问题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一项重点。
        1.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做好课前问题设计
        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五个维度的内涵,其中有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这五个维度涵盖了化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指向学习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彰显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所以,在每节课正式开展之前,教师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围绕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来设计问题,聚焦重难点,推动学生深度学习。
        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为例,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就需要对教学目标做出有效的规划,除了让学生了解这两种物质的性质之外,更要围绕核心素养让学生建立科学认知意识,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学会物质性质判定的一些方法,从而可以为后续铝、铁等其他一些化合物的性质鉴定打下坚实基础。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正式开展之前,教师需要思量如何更好地情景建构,以便引出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以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案例蒸馒头为例,让学生来思考蒸馒头时面团为什么会变大,让学生聚焦重点,有效探究,服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课堂抛出问题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动脑动手
        课前准备工作是课堂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保障,而课堂才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教师要抓住课堂上可用的资源,推进学生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在课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之上,课堂上教师也要捕捉学生的一些鲜活生成,指引学生不断进行知识的内化,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例如,在学习海水淡化的相关问题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想一想,用实验室的蒸馏法,我们能不能完成海水淡化这一工作。将课本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的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着重思考蒸馏法的适用性。淡化海水时,判断能否用蒸馏法需要以什么为标准。蒸馏而出的水中有无氯化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鉴别。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实验思路,确定实验的操作过程和验证方法。最后,鼓励学生亲自做实验来解开谜团,找到答案。课堂上,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生成,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们积极动脑、动手验证,提升学生思维主动性,为深度学习的落实有效助力。
        3.纵横关联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推动深度学习
        在初中化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立足课堂教学,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深度剖析一个知识点之外,更要能够立足该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纵向探索和横向关联。让学生既能够深度理解一个问题,又可以拓宽眼界,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自身的思维灵活性才能够显著提升。同时,学生在证据推理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严谨。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善于抓住一些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脉络结构图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性探索,在深化学生认知的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对比意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有效衔接。还是以海水淡化这个部分为例,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一起了解了蒸馏法淡化海水和膜法淡化海水的两种方式,在学生对于实验原理有效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们试着阐述一下两种方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这是参考的教材哪部分知识。此外,让学生想一下生活中我们进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还有哪些。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对于海水淡化的原理能够深度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混合物分离方法,如沉降法、过滤法、吸附法、结晶法、蒸馏法、蒸发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试着举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明白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混合之后的物质有哪些,这种分离方法有哪些优势和缺点。通过一个小的问题,让学生们对于一连串的知识可以有效回顾,进而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同时指引学生合作学习,回顾整理,使深度学习可以真正发生。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教学引领者,而学生是学习的真正参与者。深度学习的发生需要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个巧妙的问题,拨动学生心弦,指引他们学习探索。
参考文献:
[1] 顾翔. 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J]. 新智慧, 2019(11):130.
[2] 于宝忠, 崔利新, 张国昶. 基于核心素养,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以"钠"主题教学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19(01):45-49,64.
[3] 李春霞.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课深度学习的有效方法[J]. 科普童话, 2020(0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